如何严惩入侵社交网账户骗钱骇客? 国会常委会对法律法令制定计划提意见 继续概括革新路线理论系统 2024年4月16日 08:13:18 在 Google News 上关注华文西贡解放日报 〔本报消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组织部长张氏梅昨(15)日上午在党中央办事处,主持了“总结我国过去40年按社会主义发展导向革新事业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指委会会议。 透过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越南电影在海外市场大跃进 助民拆危房建新房 本市工业区招商引资增两倍 慎防冒充 ACV 领导签字诈骗手段 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圆满结束对中国正式访问 越南经济今明年预报增长6%-6.2% 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参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提高企业应对贸易防卫能力 越航与中国伙伴签署总额近 4.5 亿美元合作协议 促进与德企在绿色及数字领域合作 第八届越中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 本市房地产市场呈现良好信号 越中将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 欧企商业信心指数为2022年以来最高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自古以來,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長壽老人都有什麼長壽秘訣吧……
長壽人群有六個共同點。(示意圖源:互聯網)
長壽人群有六個共同點。(示意圖源:互聯網)
一、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長者無不喜歡喝粥。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都是百歲長者,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他們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ảnh 1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長者最適宜把小米粥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長者可以常用小米粥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長者喜歡米粥很有道理。
二、主食玉米 玉米,是長壽長者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曾作過普查,發現美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很少患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原來因為他們的主食是玉米。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裏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常食者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ảnh 2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三、常喝牛奶
喝奶是長壽長者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稱,美國百歲壽星中,80%為女性,她們共同的飲食習慣是喝牛奶。百歲壽星貝寧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跡象。 牛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 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和核黃素等,這些對長者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後製成乾酪,常吃後可以預防齲齒。 喝優酪乳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優酪乳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ảnh 3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四、每日一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長者的普遍習慣。 中國百歲壽星、知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3個1”:“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1日3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ảnh 4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有極豐富的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利用率最高。蛋白對肝臟 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堿可改善記憶力。蛋黃含的無機鹽、鈣、磷、鐵和維生素都比較豐富。
另外,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脂肪屬飽和脂肪酸。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危害心腦血管,並增加肝、腎負擔。五、多吃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長者的一大喜好。醫學家研究,紅薯有5大功效: 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 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 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 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 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 醫學家說,紅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ảnh 5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六、多吃豆腐
長者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長壽人群有6個共同點 ảnh 6 示意圖。(圖源:互聯網)
豆腐主要成份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長者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