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算,認識蓮姑已有7年多了。記得2013年的端午節,當時還在報社任職,那時候與主編討論端午節出 版的頭條新聞,於是我馬上想起了一位在觀音廟前擺賣手工製作香包的華人老大娘--蓮姑。
與手工香包結緣
首次跟蓮姑接觸時她對筆者格外提防,畢竟我也是個陌生人。好不容易才說服她接受我的採訪,尤其是允許我們拍照。在打開話題後,蓮姑才開始告訴筆者她與香包的情緣。
蓮姑生於1937年,她與生於1922年的堤岸最後一位自梳女--文玉芳(人們慣稱的“旭姑”)是好姐妹。旭姑在堤岸天后廟(婆廟)和觀音廟前擺賣刨花緯線而聞名(見《滄桑彙集》內的《再說自梳女》)。在旭姑晚年時,蓮姑曾幫助她賣刨花緯線,所以也在旭姑那裏學到了製作香包的手藝。旭姑於2012年6月28日逝世,不久後,蓮姑接替了她的生意,在觀音廟前擺賣銅錢和杏仁餅,端午節來臨前則賣製作香包。
蓮姑生於1937年,她與生於1922年的堤岸最後一位自梳女--文玉芳(人們慣稱的“旭姑”)是好姐妹。旭姑在堤岸天后廟(婆廟)和觀音廟前擺賣刨花緯線而聞名(見《滄桑彙集》內的《再說自梳女》)。在旭姑晚年時,蓮姑曾幫助她賣刨花緯線,所以也在旭姑那裏學到了製作香包的手藝。旭姑於2012年6月28日逝世,不久後,蓮姑接替了她的生意,在觀音廟前擺賣銅錢和杏仁餅,端午節來臨前則賣製作香包。
蓮姑把堤岸最後一位自梳女 —— 旭姑的遺物贈送給“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
在華人的傳統習俗中,端午節給小朋友佩戴香包能起防蚊蟲作用,所以昔日每到這個節日時香包都很暢銷。後來隨著社會進步,這個習俗慢慢被淡忘,儘管在堤岸僅蓮姑一人還售賣這種手工香包,但光顧的人卻寥寥無幾。然而,那年端午節華文《西貢解放日報》的頭條《香包最後傳承者》報導後,蓮姑的香包當天被搶購一空。蓮姑很高興,她說自己製作的香包第一次那麼暢銷。次年端午節,筆者再次在報紙上給蓮姑打氣,她的香包同樣售罄。很多年輕人通過社交網發貼,介紹蓮姑默默守護華人的手藝與傳統故事,往後不光是華人知道她老人家的事跡,很多京族朋友也慕名而來,蓮姑的香包變得供不應求。
由於年紀老邁,蓮姑現在也難以大量製作,每年只能做100至200個而已,而且她自己親手做的只有壽桃和粽子兩款,至於工序複雜的劉田抱瓜、花球和花籃的一些細節則請其朋友代勞。雖然是手工製作,但售價卻不高,每個僅2萬多元。蓮姑說,這些都是古老的習俗,賣的太貴沒人買。有人喜歡她已感到高興了,所以賺點手工錢就足矣。對筆者來說,蓮姑不但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華人傳統手藝守護者,她還是一位很有毅力的長者,83歲的人生還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從她那瘦弱的身軀上,我們看到了一股強有力的正能量。
蓮姑還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旭姑雖然走了多年,但每每提起她老人家生前的事跡,她總是感謝她對她的指導,教會她做這些手工藝品。旭姑臨終前還把她兩個用於經營刨花緯線的老箱子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贈送給她。由於兩個鐵箱嚴重損壞,蓮姑已將之扔掉,其餘的一些生活用品如:燒青杯、大良梳篦等她一直珍藏著。最近,獲悉筆者收集老堤岸的懷舊物品,蓮姑決定割愛相贈,希望堤岸最後一位自梳女的遺物能豐富“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的內容。
記憶中的老堤岸
蓮姑是第二代華人,他的父親李維成於1908年在中國廣東順德出生。抗日時期到堤岸來並在其哥哥的豬肉檔裏幫忙。後來與同是來自“唐山”的老鄉陳氏結婚(生於1917年),先後生了2個兒子,但很不幸的是這3個孩子都夭折。第四個兒子出生後,為了“轉換風水”,李維成帶著妻兒乘船回到順德,之後自己回來堤岸繼續謀生。在老家住了幾年,戰爭越演越激烈,陳氏的父母給了點“水腳”(路費的意思),讓她帶著孩子搭乘“鯉魚門號”回到越南躲避戰火。回到堤岸後才生了蓮姑和她的幼妹。
蓮姑自少便住在觀音廟旁的巷子內,她說那時候巷內的房子屬於溫陵會館的產業。如今在巷頭的牆壁上還保留著一塊碑記寫著:“1960年溫陵會館第七屆理事會重建”。小時候她經常跑到觀音廟內玩耍,當年廟內住著來自福建的出家人。由於其父親後來在七府街(即今日的老子街)開檔賣魚片粥,所以她兄妹小時候要幫忙父親端粥給客人,因而對附近的事物都十分熟悉。那時候在娛樂戲院(即今日的首都戲院)附近一帶是著名的紅燈區,每年七姐誕(七夕)那裏的“紅牌阿姑”拜七姐的儀式都很隆重,訂制紙紮的七姐盆手工精美,吸引很多街坊圍觀。
蓮姑說,在舊社會裏,“重男輕女”的觀念很嚴重。她和妹妹的出生紙上的姓氏是隨母姓。因為當年父母是沒有結婚證的,孩子出生如要隨父姓必須要得到3個人簽字證明,否則一律隨母姓。她的哥哥就是隨父姓的。長大後也不像男孩得到供書教學,蓮姑現在會看一些華文全靠自學。他父親是一位傳統的順德男人,會煮一手好菜。如今她還忘不了父親拿手的“順德釀豆角”、“醋溜白菜”、“香菇手撕包菜”、“韭菜炒雞蛋”。那時候家庭環境不好,一日三餐主要是吃蔬菜,但父親所炒的菜夠鍋氣,油而不膩。她父親如其他第一代華人一樣,總愛給子女講述家鄉的故事,所以蓮姑從小腦袋裏便裝滿了故鄉的印象,可惜的是活了83年, 沒有機會回鄉走走,這也是她最遺憾 的事。
蓮姑一生含辛茹苦,為了生活而選擇單身,如今已超越古稀之年,仍得為生活、為延續華人的傳統文化而繼續燃燒餘下的歲月,用毅力守護著民族傳統文化。至此我捫心自問:難道在科技 突飛猛進的當今社會裏,我們年輕一 代的華人成了“守護傳統文化”的局 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