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問題持續至今已有5年多時間。2014年4月,烏政府軍和民間武裝在東部頓巴斯地區(包括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爆發大規模衝突。同年6月,法國以紀念諾曼底登陸70週年為契機,邀請烏克蘭、俄羅斯、德國領導人在諾曼底磋商,開創“諾曼底模式”。
經斡旋,衝突雙方於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明斯克先後達成兩份停火協議,確定了停火分界線。但由於雙方缺乏信任,停火協議並未得到嚴格執行,“諾曼底模式”4國峰會自2016年後也暫停舉辦。不過,今年以來各方釋放出有意解決烏東部問題的積極信號,包括俄烏元首通電話、雙方互釋被扣人員和船隻等。10月初,烏克蘭問題3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安組織、俄羅斯)在明斯克就烏東部頓巴斯地區按照“施泰因邁爾模式”舉行選舉、給予該地區特殊地位以及從衝突點撤軍達成一致意見。
這些都為此次峰會的舉行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本次峰會進一步釋放了積極信號。峰會發表的共同聲明說,明斯克停火協議仍然是“諾曼底模式”的工作基礎,各方致力於全面落實明斯克停火協議。各方在聲明中承諾在今年底前實現全面停火,並採取一切必要支持措施。聲明還提及制定和執行新的排雷計劃、撤出部隊和裝備、釋放和交換被扣人員等。 此外,烏總統澤連斯基還藉此次機會實現了上任後與俄總統普京的首次雙邊會談。普京事後表示,會談進行得很順利,令人滿意。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專家貝特朗‧巴迪認為,此次峰會能取得積極進展,是因為相關各國領導人都希望在烏克蘭問題上尋求突破。普京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而非軍事手段取得一些成果;澤連斯基希望與烏前任總統在東部問題上劃清界限;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希望發揮重要調解人的作用。
烏東部地區政治安排是俄烏兩國的一個重要分歧。烏方要求俄先從該地區撤出武裝人員和重武器,以恢復自己對這一地區的控制權,然後再討論給予該地區特殊地位等政治安排;俄方和烏東部民間武裝則要求先用法律形式確認這一地區的特殊地位並舉行地方選舉,再談安全相關事宜。
此次峰會發表的共同聲明說,為落實明斯克停火協議中的政治條款,各方表示願意在“諾曼底模式”和3方聯絡小組框架下,為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特殊地位安排的法律問題尋求共識。此外,各方認為有必要依照“諾曼底模式”和3方聯絡小組確定的版本,將“施泰因邁爾模式”納入烏克蘭立法。聲明還提到,各方將要求外交部長等採取跟進措施,確保達成的協議得到落實,並同意在4個月內召開下次“諾曼底模式”會議,著重討論地區選舉的政治和安全條件。分析人士認為,雖然聲明顯示各方在烏東部地區政治安排方面達成一定共識,但如何具體落實仍考驗各方智慧。
對烏克蘭而言,如何平復國內反對聲音是道難題。由於“施泰因邁爾模式”實質上是給予烏東部地區特殊地位,因此烏政府10月初在同意“施泰因邁爾模式”的文件上簽字後國內反對聲音很大,多地舉行示威活動抗議政府讓步。研究俄烏兩國外交政策的法國歷史學家安‧德坦吉認為,澤連斯基當選總統是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機遇之窗”,他的當選與烏克蘭人民結束衝突的意願直接相關。但他的迴旋餘地仍然有限,“因為人們希望結束衝突,但不是不惜一切代價”。智庫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克莉絲蒂娜‧比埃認為,在“諾曼底模式”下,烏克蘭問題或能進一步緩和,但徹底化解危機無法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