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政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 第二季度GDP增长6.93% 加强中部及西原地区商务促进效果 越中交通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国家主席接见澳大利亚及印度大使 预计越南经济今年增长近6% 利率上升闲置资金纷纷流入银行 本市建立国货可持续供应链 越中横模-峒中双边口岸正式开通 越南跻身全球十大猪肉消费大国 范明政总理建议共同迈向“未来增长新前沿” 咖啡出口有望创汇约50亿美元 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牢固基础

善行相助 乐在其中

——寻觅西堤华人文化历史路上的意外收获

在追随华人传统文化与探寻历史遗迹过程中可谓“惊喜不断”,这些惊喜都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让我越来越沉迷,从中找到不少乐趣和意义。

郑钊城与姚金鸾夫妇(左一、二)把《海国安澜》作品交予笔者。
郑钊城与姚金鸾夫妇(左一、二)把《海国安澜》作品交予笔者。

抛砖引玉 共襄盛举

最近,在一位好友的穿针引线下,我走访了堤岸福建霞漳会馆,并为该会馆的重修工程撰文呼吁国内外热心人士慷慨解囊、共襄善举。结果不出所料,文章见报后,该会馆理事长沈金麟告诉笔者,募捐运动有起色,不光是国内的善信出手相助,就连旅居海外的西堤福建乡亲也见义勇为,给重建工程捐献了数以亿计的善款,让第一阶段的工程顺利进行。

为保存华人文化遗迹,善信们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示自己的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中还涌现出这样一个感人的例子。华人年轻画家郑钊城的太太姚金鸾画家近期在实现一个愿望,那就是把西堤的一些华人历史遗迹收到作品中。最近,她在丈夫的陪同下经常跑到华人会馆里去寻找创作题材,她不想这系列的画作都是画会馆的外观,而是想通过会馆的“镇馆之宝”或部分建筑反映出其特色,让观众一目了然。

对于霞漳会馆进行重修一事,姚金鸾原是不知情的,在该会馆举行动工前她已经到会馆内寻找题材了,当时还拍下了很多照片,以便回家慢慢找灵感创作。她最后画了两幅关于霞漳会馆纯水墨的作品,一幅画会馆的青石龙柱和一幅画会馆的屋顶一角。好几个星期后她从报章上得悉该会馆举行重修动工仪式感到很巧合,直至看到笔者所撰的《百年遗迹,风雨侵蚀--堤岸福建霞漳会馆妈祖庙期盼各界慷慨解囊》后,才得悉该会馆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他们夫妇也很想为此献出一份绵力。于是姚金鸾主动联繫笔者,并表示捐出绘画霞漳会馆的其中一幅作品,希望笔者代为安排看以什么方式来为会馆筹点经费。

郑钊城与姚金鸾是本市华人水墨画界当今唯一的“画家夫妇”,而姚金鸾绘画霞漳会馆屋顶一角的作品由其丈夫题词,以该会馆天后圣母殿上的牌匾“海国安澜”四字为题,落款为:“岁次甲辰仲夏霞漳会馆妈祖庙重修。金鸾心如写于百宜轩画廊,钊城敬题”。此幅作品将闽南寺庙屋顶的特色描绘出来,尤其是原汁原味的画出了该会馆的歇山顶,屋顶正脊的曲线,还有脊角的翘显。画作中通过屋顶上的一条龙彰显出闽南建筑中“厝顶有戏出”的说法,它演绎着闽南的民间艺术--剪瓷雕,这也是该作品所要表达的霞漳会馆中的闽南传统艺术一绝,从中也让观众看到了这对画家“夫唱妇随”的恩爱。

日前,郑钊城夫妇已把该画作交予笔者,让笔者为其物色新主人,把所得款项全数捐助霞漳会馆作为重修经费。“海国安澜”并非一幅尽善尽美的水墨画,但它却蕴藏着越华画坛一对“金童玉女”的无限爱心,这份爱心涵盖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以及对保存与发扬历史遗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推崇与敬佩。如果以他们的这份精神来评估,这幅作品是难以定价,但为了可以募捐到实质性的一个数字,在作者的同意之下,我们确定此作品的底价为1680万元,如果以符合或更高的价格认购者随时欢迎联繫我们。

合浦珠还 皆大欢喜

在刚过去的週日,华人文物收藏家刘金钟把赵明合饼家于60多年前出品的一个用于装放束砂的铁罐子回赠给该饼家的第四代接班人赵家安。这一幕,令在场的每一位见证者深受感动。

RS (1).jpg
华人文物收藏家刘金钟(右)把赵明合饼家束砂铁罐子赠予赵家安(左)。

笔者撰写的《朥饼浓浓潮汕情--记赵明合老饼家百年古早味》一文于日前见报后,华人文物收藏家刘金钟告知他收有赵明合饼家于上世纪60年代出品的束砂铁罐子。束砂是潮州人的传统小吃,于清同治年间问世。是用炒熟的花生米拌上煮炼成甘的白糖,摇簸制作而成颗粒状糖果,称束砂。束砂所用花生米均经精选,去除小粒和黴变“臭仁”,使颗粒大小相近;制作后糖衣均匀、洁白、酥脆,落地即啐离花生仁,质地松脆,味道香甜,深受赞赏,是潮州人配茶和节日送客礼物的佳品。潮州人将束砂带到越南生产后,因为它是乡亲们用于配茶的其中一道甜料,所以越南人以潮语谐音称甜料为Thèo lèo。

赵明合饼家昔日出产的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包装十分讲究,光束砂就以印刷精美的铁罐子来装放,其他更贵重的糕饼则可想而知。时代进步,物价上升,许多产品为降低成本都改用纸质包装,也符合环保要求,而时至今日,赵明合饼家已从原来的多样化产品收缩还有四种,其中以朥饼为主打,花生糖、明糖和芝麻糖为次要,至于束砂早已经没有生产了,所以那个当年用于装放束砂的铁罐子很早就不见了,该饼家的后人也从没见过。此次刘金钟将铁罐用一个精美的玻璃罩盖上,并请年轻书法家林宝山在玻璃罩上面落款,一个原来从破旧摊买回来的老铁罐却变成了一份无比珍贵的文物,特别是他让铁罐“合浦珠还”的义举使这个罐子更具意义。

刘金钟表示,此前曾让该饼家主理人赵家安先生看过此罐子,赵先生当时很惊讶,也对铁罐深感兴趣。他答应赵先生会为其寻找一个,可是回家后他却把铁罐子装饰一番,然后割爱相赠。他也说,做人有时候要懂得割爱,尤其是把珍品赠对人亦是一大快事。在赠送当日,我们还把赵明合饼家专访的剪报入框连同一幅由刘金钟书写的“潮食泰斗”墨宝赠予赵家安夫妇,他们接过赠品后非常高兴,也十分感动,而我们能让物归原主也感到无比的快慰,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从收集华人怀旧物品与寻找文化历史工作中所获得的乐趣远远超越了我的付出,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原来这份工作也能起到帮助他人的效果。选择走这条路,毕生无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