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從外面倒流和從排水渠回湧,而各棟建築工程卻沒有做好水泵功率設計工作,或沒有防淹應對方案等,是市建設廳在檢查本市89棟大樓後總結出的地下層受淹原因。
尚未與排水系統連接
第一郡阮超街5號大廈的地下層儘管在去年雨季曾嚴重受淹,但至今依然未改善排水方案,目前仍繼續獲用作停車場。至今這裡每天存放上千輛摩托車。據經常在此寄車的客人告知,由於這區域缺乏停車場,所以儘管這裡曾發生嚴重水淹,但大家仍要把車寄放在這裡。
不僅阮超街的建築工程,其他多棟大樓儘管已投入運作,至今仍未實行排水管系統連接。具體是,由建設廳主持的工作團在從4月中旬到5月底進行檢查後確定,有13個建築工程的開發商未能出示與權力機關簽訂的連接排水系統協議。此外,還有26個建築工程的開發商未能出示職能機關關於地下層排水系統連接的意見文本。不僅如此,不少大樓儘管已投入運作,但至今仍未完成工程驗收手續。
缺乏應對方案
去年雨季,富潤郡潘赤龍街多棟大樓的地下層曾嚴重受淹,造成龐大損失。然而,這危機至今依舊存在。都市排水公司某技師指出,因為潘赤龍街各棟大樓的地基比路基高出不多。因此,當街道嚴重受淹時,雨水便湧入地下層。
市建設廳日前向市人委會書面報告時指出,有關地下層發生水淹,原因是設計到施工環節出現技術錯誤。建設廳代表稱:“雨水從外面沿著坡道湧入地下層,或通過排水渠回湧,甚至有場合同時發生這兩個情況。如果工程設計合理,外面的雨水是無法流入地下層的。另外,排水系統要使用單向閥,以防水流回湧。”
建設廳代表還指出,除了由於降雨量增加,引起大樓地下層受淹加劇之外,還有另一個主觀原因是未做好地下層防淹方案制定工作。具體是,若干工程的施工技術設計卷宗沒有提及水泵功率設計,或沒有對強降雨、街道受淹所引起大量積水回流場合的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