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威爾遜於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商業管理博士學位,曾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和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主席(1999)。現任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
兩人研究並理論化拍賣的運作方式,創造新拍賣方式,成功讓傳統難以傳統售賣形式出售的商品得以賣出,為世界各地的買方賣方受益。拍賣是今天不論在現實或是網絡上,小至家用品、大至土地均可使用的銷售方式。各種價值的物品,以至無形的證券、礦物、能源、通訊頻譜等等,均可透過拍賣方式買賣,十分普遍。但除了價高者得外,如何理解拍賣的形式、競標與最終價格,均值得研究和分析。因為投標者會根據可用資訊進行策略佈署,以付出合理的最低價格同時勝出競標,這需要既考慮自身,亦要考慮其他投標者。
威爾遜提出了“共同價值”(Common values)的拍賣理論,在拍賣前,商品的價值雖不確定,但實際最終每個人都一樣,例如礦石與通訊頻譜等。威爾遜展示出為何理性的競標者會傾向將競標價格設定在共同價值的最佳估值之下,以避免身陷贏者詛咒(Winner's Curse),即在競標中付出過多,即使勝出競標而實質輸掉。而米爾格羅姆則提出除了共同價值以外,還有“私人價值”(Private values),即不同競標者對商品的價值估算。米爾格羅姆分析了多種不同拍賣形式中的出價策略,展示當競標者互相得悉對方的私人價值,會傾向讓最終競標價格提升,增加賣方的收益。
在1993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有意出售衛星服務使用頻譜。在拍賣出現前,委員會會透過召開聽證會,讓各服務商自行介紹為何自己合適獲得頻譜,以抽籤形式分配頻譜。聽證會非常耗時且成本高昂,且讓人擔憂能否確定尋找出最佳的頻譜所有人。因此威爾遜與米爾格羅姆等人,為政府創立了一套名為“同時多回合上升標拍賣”(SMR)的拍賣機制。特點是同時拍賣多個頻譜,讓競標過程持續進行,直到沒有新標價出現時,才同時結束所有拍賣。
在各回合的拍賣中,競標者可以互相得知各自的出價,同時可自由轉換選擇要對哪一個頻譜投標。如果投標者認為某個頻譜仍然有利可圖,就會提高標價,直到所有投標者都不願提高標價且接受分配結果時,拍賣才結束。如此的動態競標使拍賣結果具有“沒有單方面背離誘因”性質,讓拍賣得以順利進行同時,既合乎競標者利益,又能最大化賣家收益。SMR的拍賣方式,很快得到美國政府接納,各國亦紛紛仿效。隨著電訊業的發展,頻譜種類變得複雜,SMR亦得以改良,成為今天投標頻譜常用的拍賣方式之一。
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他幾個獎項不同,它不是根據瑞典發明家諾貝爾(Alfred Nobel)1895年立下的最後一份遺囑而創立的。瑞典銀行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增設“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亦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進行遴選,1969年首次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