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国内外投资基金 越南共产党中央对外部长黎怀忠访问中国 打造低碳稻米商标提高越南大米价值 对出口前景充满信心 韩国希望扩大与越南投资合作领域 建议降低购买社会住房贷款利率 侨胞愿为国家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形成不使用酒精交通文化 新港总公司荣获劳动英雄称号 《财产拍卖法》若干条文修订补充 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 越南提议中国尊重与遵守《北部湾划界协定》 越南与泰国加强国防合作 阮富仲总书记主持党十四大人事小组会议 越南与澳洲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係 越中边境地区缔结友好关系模式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UOB银行预计我国第一季度GDP达5.5% 商品市场从越-澳贸易中得利 本市与日本各地方加强多领域合作 越南继续是台商最想投资地点

梨園出新秀,曲劇迎新生 林家3兄妹愛好與學習粵劇

本市著名書法家林漢城居住在中國廣州市荔枝區的3名表侄,都是愛好與追隨粵劇的青少年。尤其是大表侄兒林浩昆,更是廣州市粵劇中的佼佼者,更難得的是,他的弟妹都是喜愛粵劇、學習粵劇。
林浩昆劇照。
林浩昆劇照。
“二度摘梅”林浩昆
林浩昆今年18歲,身高1.8米,臉型與身材長得都是標準帥氣。浩昆與粵劇結緣要追憶在他童年時,其父母帶著他前往荔灣區青少年宮時,浩昆看見表演粵劇,就被粵劇的造型、歌曲好聽、服飾好看、故事動人等吸引住,從而愛上粵劇。後來,當地政府為了推廣粵劇文化,就開展“粵劇進校園”活動,於是,浩昆就報名參加粵劇訓練。

其實,浩昆在讀幼兒園時已經習武,曾前往香港參加比賽獲獎。由於自小有紮實的武術,所以練起粵劇不算困難。浩昆在荔灣區青少年宮學習粵劇時,在黃春強老師和班主任曾峰老師等多位深資粵劇老師悉心與嚴格的栽培下,為他詮釋粵劇節子戲的精髓,讓他收益匪淺。
梨園出新秀,曲劇迎新生 林家3兄妹愛好與學習粵劇 ảnh 1 林漢城(左二)帶林浩昆兄弟妹與父母等遊堤岸花燈街。
浩昆十分努力,苦練粵劇功架。他9歲時,憑著《冼浮山》一劇,榮獲中國第十六屆“全國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金獎; 3年後,他以《小商河》演出,再度榮獲上述比賽第十九屆金獎。

過去期間,浩昆除了白天讀書之外,下午抽時間練習粵劇,練唱等;晚上在家裏邊做作業,邊練習壓腿等,一點都不放鬆。在練習粵劇的過程中受盡苦與累,但演出時也不輕鬆。令他最難受的就是勒頭。他說:一條帶子一圈圈纏在頭上,令他感到如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痛疼辛苦,難受得很。但是,當看見自己裝扮後的帥氣和威風的模樣,令他忘記的痛苦與埋怨。

當年在學習粵劇時,浩昆和同學曾前往參觀了紅線女藝術中心,得到粵劇界名伶紅線女老師接待。當時,浩昆等得到紅線女作指導。後來,紅線女老師常有看浩昆演出,給予他很大的鼓舞,同時常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親自給他上課。紅線女老師生前曾教導浩昆:讀書是很重要的,要好好把書學好,長大後不一定要從事粵劇工作,但要有責任把粵劇傳承與發展……。
梨園出新秀,曲劇迎新生 林家3兄妹愛好與學習粵劇 ảnh 2 林浩昆為弟弟浩旻在後台整裝演出。
 
就在紅線女老師的教誨下,林浩昆銘記於心。他除了專注學習與演出粵劇外,其讀書成績也十分優秀,成為學校的“尖指生”。此外,浩昆有空時還參加小記者和學習書法等活動。

00後愛上粵劇的浩旻與心意
今年12歲的浩旻,在兄長浩昆耳聞目染之下也愛上了粵劇,他在5歲時就首次登台演出。今年是他學習粵劇第六個年頭。初時,浩旻沒有正式學習過,只跟兄長浩昆走場練習,學習模仿,已奠下了一定的基本功夫。後來,丁凡老師發現浩旻是一個可造之材,他就讓徒弟、中國國家一級演員、廣州粵劇院一團副團長黃春強收下他,便以專業演員去教導。

浩旻也常在舞台上演出,令他十分亢奮。更巧合的是,浩旻在2019年廣州市荔灣區青少年宮演出《八仙過海》的節目中扮演呂洞賓角色。剛巧,這也是他哥哥當年飾演的角色。浩旻聲言要跟哥哥一樣“二度摘梅”,所以成為他努力不懈、奮鬥追求的目標。

浩昆的妹妹林心意曾受邀參加客串《七十二家房客》的一個小角。她今年7歲,與兩位兄長同樣喜歡粵劇和學習粵劇。她年紀雖小,但志向遠大,說一定要超越兩位兄長。
在2017年和2019年,浩昆父
母曾帶他們兄妹一家前來本市旅遊,同時也參觀了各地名勝古跡。浩昆特別喜愛游泳,他曾前往芽莊、藩切市旅遊。林浩昆表示十分喜歡越南,越南有許多美麗的地方。當來到胡志明市,令他感到十分親切,感覺如在廣州一樣,大家都能夠講廣東話,許多生活習俗也十分相似。

目前,浩昆正在唸高中,他面臨高考的緊張。但一有機會,就在家帶動弟妹,在學校帶動同學練習基本功。浩昆希望有機會再來越旅遊,如果可以與本市粵劇界人士分享粵劇的經驗。
本節粵劇怎樣“剝繭而出
上述林家3兄妹的對粵劇承傳與發揚,也是十分難得。回想本市的華人戲劇,怎樣才能剝繭而出呢?為了這份獨特的文化藝術,這個成為華人群體目前一個迫切問題,責無旁貸。  

筆者認為,我們不要以掙錢為目的,我們要為傳承的觀念去設想。首先,父母要為孩子創造文化底蘊的途徑。當在演出時,帶同子孫前往欣賞,孩子們見到自己親人表演時,他們都會感到興趣和專注觀看,在這樣長期之下,孩子自然會對戲劇產生興趣而學習。此外,推動“戲劇進校園”。戲劇單位與華文中心配合,互相創造條件,定期利用一兩節課時間演出節子戲。這樣的話,不但可以讓學生們對戲劇有所認識,相信其中會有學生愛上粵劇而想學習。

誠然,活動要經費,需要有心人去推動,要有單位栽培,大家互相配合,這樣才能發掘新秀,才有年輕接班人,本市華人戲劇才得到傳承與發展,繼往開來,迎來“古韻新生”的冀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