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首季度侨汇达逾 28 亿美元 本市2万多份卷宗延缓申签粉红簿手续原因 雄王庙会——充满越南民族文化特色节日 奠边府大捷乃不朽之英雄赞歌 投资20亿美元以确保水源安全 范明政总理接见苹果集团首席执行官 应用特殊机制发展社会住房 如何严惩入侵社交网账户骗钱骇客? 国会常委会对法律法令制定计划提意见 继续概括革新路线理论系统 2024年4月16日 08:13:18 在 Google News 上关注华文西贡解放日报 〔本报消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组织部长张氏梅昨(15)日上午在党中央办事处,主持了“总结我国过去40年按社会主义发展导向革新事业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指委会会议。 透过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越南电影在海外市场大跃进 助民拆危房建新房 本市工业区招商引资增两倍 慎防冒充 ACV 领导签字诈骗手段

烤乳豬何以成為粵菜中的“當家菜”

烤乳豬(脆皮乳豬)被視為中國廣東的地方傳統風味餚饌,各地粵菜館往往將其作為“當家菜”隆重推出。只不過,食客大快朵頤之餘,恐怕想像不到,這道美食有著如此悠久綿長的歷史。
烤乳豬何以成為粵菜中的“當家菜”
烤乳豬的前世今生
所謂“烤”,起源於火,古代通用的另一個字是“炙”。其本義是用火烘熟或烘乾。它恐怕也是人類最原始的烹調方法之一。到了文明時代,《周禮》記載當時專供周天子享用的八種美食(“八珍”)裏有一道菜就稱作“炮豚”。簡言之,就是將乳豬先烤再煎,最後“隔水燉”。待到豬肉酥爛了,用醋和肉醬調和以後可食。

雖然“八珍”從此作為“珍饈美饌”的代名詞而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但從今天吃貨的挑剔眼光看,“炮豚”尚有“美中不足”。工藝繁瑣自不待言,光是隔水燉3天之久,肉質過老怕是不問可知。再加上此種吃法,只能吃肉而無法食皮,自然也是一樁缺憾了。

大概中國古人也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到了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農學家賈思勰就在名著《齊民要術》裏總結了歷代烹飪大師的智慧和創造,記載下了“炙豚”的做法。

比起“炮豚”,“炙豚”離如今“烤乳豬”的距離更近一些。首先,與今天一樣,“炙豚”的原料需要選用還在吃奶的肥壯小豬,稱之為“乳下豬”。這也是“乳豬”之名首次見諸史籍。接下來,刮毛洗淨之後剖開肚皮,掏去五臟,再洗淨。用茅草塞在腹腔裏,裝得滿滿的。再用堅硬的柞木棍穿起來,慢火,隔遠點烤炙。一面烤,一面不停地轉動,使其均勻受火,防止枯焦。

較之周代的“炮豚”,南北朝年間的“炙豚”已經有了顯著的改良:在“燒烤”時增加了塗抹酒、油的工藝,因而皮肉都可食用。從現代的烹飪角度看,乳豬一般3、4斤時即可吃,10斤左右為最佳食期。這時的豬肉纖維細軟,含有較多脂肪,別的吃法會令人發膩,唯獨炙烤後,味美醉香,香而不膩,豬皮和肉一起吃,據說還可以對皮膚有好處,起到美容的作用。這樣的“炙豚”當然是一道佳餚。用賈思勰的說法來說,這道菜上桌之後,“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則消,狀若淩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這段文字讀來便是饞涎欲滴,更令人感慨當時的名廚對烤炙“火候”的掌握,恐怕也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不過,“炙豚”的烹飪方式有點像如今的“北京烤鴨”,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豬皮遠較鴨皮為厚。若是廚師無法掌握“火候”,很容易因為從外向內炙烤而出現“內嫩外焦”的結果。就像今天的食客熟知的那樣,“烤乳豬”的重點是吃皮兒(所以才叫“脆皮乳豬”)。因此皮的色香味如何,堪稱衡量這道菜的成敗關鍵。

自然也有人想到了這個問題。清代的大學者袁枚同時也是一位大吃貨,他的《隨園食單》堪稱當時食客的一部“聖經”。其中就記載了一道“燒小豬”的做法:取6、7斤重的小豬,鉗毛去汙,上炭火炙之,待四面變深黃色時,塗以奶酥油,屢炙屢塗。這時的“燒小豬”是先烤內腔,再烤外皮,這樣烤出的小豬脆嫩鮮美,別具一格。由此可見,300多年的“燒小豬”與今日概念裏的“烤乳豬”,所相差者似乎只剩下了名字。可以說,中國在“烤乳豬”的技術方面,至清代中期終於臻於完美的境界。
南北皆乳豬
清朝的愛新覺羅皇室出自滿族。滿族人的飲食生活幾乎處處離不開豬。袁枚提到的“燒小豬”在當時的滿族人中間也很流行。其早期做法是將乳豬(剛生下不超過半月的豬)宰殺、治淨後,用稀黃泥塗裹全身,埋於炭火內燒熟,再將黃泥拆解,以刀割之,蘸鹽面或調料而食。後來發展為將乳豬洗淨,用白酒、黃酒、蜂蜜水和鹽將豬體裏外抹勻擦透,再用鐵釺插入豬身,擔在盛炭火的盆架上,以炭火烤之,邊烤邊抹油,至熟為止。《隨園食單》在“燒小豬”一節裏專門加了一句“旗人有單用酒、秋油蒸者”,表明滿族人製作“烤乳豬”的手法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諸多“烤乳豬”的產地裏,自然無法忽略廣東。“烤乳豬”之於粵地,稱得上是十足的“源遠流長”。1983年6月9日,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西漢南越王墓在象崗山被發現。聞訊趕來的考古工作者在這裏發現了包括“文帝行璽”在內的一系列珍貴文物。但最令廣大吃貨感興趣的莫過於隨葬品裏讓人眼花繚亂的烹飪器具。其中的烤爐,下面自帶滑輪,方便哪吃移哪,上面四角翹起,防止食物滑落。烤爐旁還置備有鐵叉兩支,長83釐米,很可能就是用來叉烤小乳豬的因為在出土的方形小烤爐壁上鑄有4頭小乳豬。在這小爐的旁邊,又有一個銅鼎內也發現乳豬的遺骨。由此看來,當年安居羊城的南越國王似乎早已享用到了“食在廣州”的“脆皮乳豬”。
為何是粵菜
近代的廣西學者劉錫蕃在《嶺表紀蠻》曾經考證,“烤香豬”最早是來自“桂省(今廣西)蠻區的特產”,後來其做法傳播到了廣東,“烤乳豬”也就應運而生了。無論這種說法究竟是不是歷史真相,其實無關宏旨。這是因為粵菜對其他菜系的借鑒向來很有一套。即便“烤乳豬”原本可能是從他處引進而來,如今“烤乳豬”畢竟在廣東最為普及。有人甚至認為,它已經成為“廣東的首席名菜”。這樣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方面,當然是粵人對於飲食的“講究”態度。就像民國著名記者郁慕俠所說:“(廣東人)惟獨對於吃的問題,是非常華貴,非常考究”。由於這個原因,粵菜看重食材產地。

選料之外,做法同樣考究。選料上,要求乳豬皮薄且軀體豐滿,宰殺洗淨後,把五香粉和食鹽塗抹於乳豬腹腔內,醃制半小時後,再將調味醬、腐乳等多種調料塗抹於腹腔,又醃製半小時,然後用沸水燙皮,再塗上糖醋,用小火烘烤半小時,直至肉熟。烘烤完畢後,取出乳豬,在其表面刷上一層香油,最後用刀片將豬皮(不可帶肉)切成32塊,整隻上桌。上好的粵式烤乳豬,色澤油亮,外皮呈大紅色,皮酥肉嫩,入口奇香。

另一方面,則與文化有關。考慮到“烤乳豬”製作工藝的精細繁複,平常人家只有在   十分隆重的節慶中才有可能為之。廣東婚俗,婚後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要去岳家拜見岳父、岳母,稱為“回門”。一場傳統的婚禮到此才算真正結束。在廣東許多地方,新郎官“回門”的必備禮物就是烤乳豬(也稱“金豬”)。晚近以來,中國“三日回門”的內涵有所變化,但宴席上無論豐儉,還是須有“燒豬”一味,以示如意吉祥。

婚嫁禮俗向來被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回門宴上對於“烤乳豬”的重視,也令其餘儀式典禮效法。廣東人逢年過節上香拜神都會擺上乳豬,舊時粵地重大競技比賽,也常將烤乳豬作為獎品。甚至公司企業開業慶典時,亦喜切乳豬,象徵身體、事業紅當赤壯,以圖吉利。

話說回來,無論是廣東或是其他地方的烤乳豬,有一點倒是共同的:烤乳豬一定要現烤現吃。若等到乳豬變涼,則皮不酥脆,風味大減。乘熱吃一口乳豬,呷一口酒,豈非人間一樁樂事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