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須先行
多位都市、經濟專家對福門縣與古芝縣成為投資商的新目的地一事表示高興,同時認為,可持續發展問題需放在首位。據市資源經濟與環境院院長范曰順博士告知,都市發展標準是須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和社會基礎設施。因此,福門縣與古芝縣需盡快投資都市交通基礎設施,例如:道路、電力、車站和學校等,然後才投資建築基礎設施,其中需制定住宅區、生態都市區等規劃。換言之,“交通必須先行”。范曰順博士認為,22號國道、15號省道、9號省道、8號省道等的西北區通道區域所屬各條幹線現都超負荷和狹窄。為了招商引資,本市要盡快改建、加寬這些幹線。他說:“本市財政預算現須承擔多筆開支。環市三路、本市-沐牌高速公路等的多個重點交通項目仍正等候撥款。因此,為了促進西北區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及按部就班地發展,本市需建議中央提升留給本市的財政預算調配比例,因為如果沒有錢,就很難實現。”
與此同時,財政專家丁世顯博士卻表示擔心,因為西北區域招商引資的項目和投資商在這區域關注的項目主要是房地產項目,而沒有按定向促進種植者與企業之間聯結的高新技術農業項目。此情況是令人非常擔憂的,因為地價將被抬高,真正需要的投資者將難以接近。丁世顯博士認為,要促進本市西北區域按定向發展成生態都市區、高新技術農業區,本市應集中實行規劃問題。其中,規劃必須明確、一貫及領先一步。對於按定向將發展成高新技術農業區的區域,不允許轉換成居民區,而只單純是農業、生產區域或物流倉庫。他強調:“生態園區必須是園區,不得轉換成住宅區。至於核心區,集中發展公寓和住房,以確保到該地方工作的專家、勞工的生活條件。”
關於法理、場地羈絆
富強集團董事長阮越強從投資商的角度表示,在參加投資時,企業最擔心的就是項目在法律方面的缺乏穩定性情況,導致企業無法主動制定計劃,也很難遵守與客戶簽訂的承諾。阮越強董事長認為,法律問題必須通暢無阻, 避免項目今年合法,但明年卻違反規定,給企業帶來風險的情況。另外,地方總是要求企業承諾完成項目,反之地方政府也“要對企業負責”;需將投資商視為客戶、合作夥伴,保持與投資商的聯繫以及時作出指引,讓企業按時開展項目。
在古芝縣中安鄉投資高新技術食品農業生態都市項目的CMIA Capital Partner與Surbana Jurong投資資金主席Lee Chong Min告知,這項目自2018年開始研究、考察,面積為1000多公頃,投資總額為約11億美元。 項目的目標是形成高新技術農業生態都市區和加工農產食品農產品、食品(300公頃)的區域,貼近自然,生態平衡,可容納10萬人。Lee Chong Min 主席指出,本著單位的經驗和潛力,該項目一定將給古芝縣乃至本市注入發展動力,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階段,是越南高新技術生態農業都市模式的開始。然而,為達到這些目標,Lee Chong Min 主席希望本市政府在實施項目過程中為企業作出積極的輔助,尤其是在場地清拆補償與安置工作◆
希望攜手共進
Sovico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阮氏芳草表示,儘管面臨許多挑戰,但本著本市的資源和動力,她相信本市將把計劃付諸現實。她強調:“企業希望並嚴陣以待攜手促進福門、古芝縣乃至本市經濟恢復與發展。”
越南AEON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Furusawa Yasuyuki告知,公司計劃開發符合古芝、福門縣居民需求的零售經營模式,從而可促進在地方聯結和商品銷售,為居民區發展文明與現代貿易服務,以及為地方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