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越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 越日两国关係蒸蒸日上 越加两国在各领域已深化发展 外国投资资金达逾 61 亿美元 出口澳洲市场农产品激增 阮富仲总书记与俄总统普京电谈 第十一届市委第28次会议开幕 基于尊重国际法准则捍卫国家海洋海岛主权 降低短期美元汇率投机压力 国会主席接见芬兰议会议长 3个月出口果蔬创汇逾10亿美元 越南坚决驳回所有东海违法要求 陈留光副总理出席德农省规划投资会议 具体化越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係 为越中两国日益紧密商贸往来贡献力量 无现金支付促进数字消费发展 本市与中国陕西省推动商贸等领域合作 向高新技术农业提供逾1万7000亿元优惠贷款 疏导国内外投资基金

「飲過新抱茶,富貴又榮華」

尋找老西堤華人婚禮中的大妗姐記憶

近年來,偶爾在社交網上看到網友分享中國廣東一些農村在辦婚禮中還有大妗姐為一對新人向長輩敬茶時滔滔不絕地說著吉祥話的視頻。每每看到這些視頻,都不禁勾起了我童年時從姑姐和鄰居的婚禮中見過大妗姐的回憶。
自梳女--黃桃姑婆(穿黑衣)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旬為一華人婚禮擔當大妗姐。
自梳女--黃桃姑婆(穿黑衣)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旬為一華人婚禮擔當大妗姐。
堤岸地區的華人以廣肇二府為多數,所以許多廣府人的習俗都被我們的老祖宗原汁原味地帶到南洋來,其中包括婚禮中不可或缺的大妗姐。也許,對現在的年輕華人來說,大妗姐是什麼他們也一無所知,要是看過那些視頻可能也是一知半解。

其實在傳統的廣東婚嫁習俗中,大妗姐擔當著重要部分。這一行業被作為新娘的“守護神”,是婚慶場合女家用以跟隨新娘的臨時使媽。“百度搜索”中介紹大妗姐分為貼身和打雜兩類。
貼身大妗姐專門侍候新娘,須學會梳洗和編結新潮髮型,如蝴蝶髻、牡丹髻、孖辮、五股辮,以及用絲綢在辮尾打上鴛鴦結、鳳凰結一類花款;在洞房中鋪床疊被、替新娘梳洗打扮、更衣換裙、席間敬茶獻酒、遞巾打扇;在鬧新房時,替新娘招架解圍,代飲敬酒,默示新娘解答難題等等。打雜大妗姐則隨花轎進入男家,從事掃地、上香、點神燈、遞檳榔、做糍糕、盛喜盒、侍候賓客拾掇台椅桌凳、清洗杯盤碗碟等工作。滿口吉利話的大妗姐面慈嘴利、懂禮儀又夠大氣,能幫婚嫁雙方撐住場面、化解尷尬,而她們的順口溜“飲過新抱茶,富貴又榮華”至今仍被老堤岸常挂在嘴邊。

聽老一輩的華人說,當年西堤的大妗姐多由自梳女擔當,他們出場都是穿著一套黑色的大襟衫,頭髮束髻光亮。而我印象中的大妗姐許多體型偏胖,大襟衫扣紐的那一邊還挂著一條小手巾,面容有福氣。因為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一個家庭的大喜之日,所以大妗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是寓意吉祥。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婚禮中新娘出門和入門時需由大妗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他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豆、綠豆、金紙碎,俗稱“餵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姐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
廣東人“娶新抱”,就是娶兒媳婦,兒媳是不能擁抱的親情,只能用心去抱了,所以“心抱茶”就是新過門的兒媳婦為父母奉上的茶。大妗姐還是新房的房務員,在整理新娘房時,大妗姐一邊整理被褥一邊唸:“鋪床鋪席先,五男歡躍在床邊,夫妻和順樂綿綿。”張挂羅帳時唸:“新掛帳,四角齊,四邊珠簾高低,三年抱兩蘇蝦仔”等吉利話。
晚上上酒樓時,大妗姐還得拿著盛放小酒杯的盛喜盒陪新郎新娘和主家逐席逐席敬酒,而賓客喝了她代表請的酒後都會往盛喜盒上放個小紅包,以示再次的祝賀。據說,這些小紅包婚宴結束後主家需分一半給大妗姐。大妗姐還主持跳新床,“跳新床”由童男在床上跳上跳下,把床墊子跳到軟柔,以便行事,代表開枝散葉,早生貴子。大妗姐要佈置香燈,洞房花燭夜要點上大小油燈各一,意思是有香燈繼後,也就是添丁。也據“百度搜索”的資料,傳說帝堯和鹿仙女在姑射山的洞窟同結百年和好。自此,人間有了洞房的美稱。和洞窟遙遙相對的山頭叫蠟燭峰,帝堯與鹿仙女成親的那夜,蠟燭峰紅光映天,百鳥簇擁著鳳凰載歌載舞,所以洞房花燭夜才流傳下來。

大妗姐在當年的西堤華人嫁娶中作用很大。因為華人講究傳統禮儀,尤其是生活相對好的家庭在婚嫁中不但講究鋪張排場、百事禁忌,而且風行戲謔和刁難新娘。但許多家庭不諳此道,只得僱用有經驗的大妗姐臨時使喚。因此,大妗姐在那個年代是舉足輕重的。
筆者依稀還記得,上世紀的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除了為數不多的自梳女擔任大妗姐外,當年紅遍華人社群的堤岸版“鹹魚仔”大碌木--梁國榮反串當大妗姐,以他向來的詼諧作風,在整個婚禮中贏得賓主抱腹大笑。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日新月異,傳統的禮儀逐漸被淡化,也被淡忘,如今“大妗姐”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最近筆者在探訪家住第十一郡第十四坊歐姬街25號富壽巷內的劉二女大娘(86歲)時,劉大娘的女兒葉雪梅女士給我翻看了他們家人超過半個世紀的婚禮老照片,並指著圖中的大妗姐嘆息:“這是當年住在東亞紗廠對面的自梳女黃桃姑婆,那時候我們家裏有誰結婚都是請她當大妗姐的。如今我們華人的婚禮越來越西化了,沒有了自己的特色,而‘大妗姐’這個行業已經在時代的巨輪中消失了,留下的只有‘回憶’二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