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防科學院院長張昌河當天在朝中社發文稱,韓國公開的自研潛射彈道導彈尚處於起步階段,無法在戰爭中成為有效的軍事攻擊手段,不具備戰略價值,還未達到威懾的階段。文章稱,這與水下發射武器相去甚遠,根本不是潛射彈道導彈,只是一枚射程不足500公里的戰術彈道導彈。僅從在發射器上裝上了折疊翼這點就可以看出處於初級階段,包括水下發射的核心技術尚未掌握。朝鮮也經歷了這一研發過程,擁有潛射導彈的國家大都實現了旋轉噴嘴的推力向量控制。
張昌河還在文章中警告韓國專注研發作戰潛艇,稱這預示著半島軍事緊張升級,讓我們(朝方)看清現實,更明確地意識到我們該做什麼。分析認為,這是對韓國先于朝鮮成為全球第七個成功試射潛射彈道導彈的國家感到不滿。朝鮮2015年進行“北極星-1”型、“北極星-3”型潛射導彈水下試射後,後在去年10月的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了“北極星-4s”型潛射導彈,今年1月閱兵式上公開“北極星-5s”型等新型潛射導彈,但尚未在潛艇上完成水下發射。
本月15日,青瓦台和國防部公佈潛射彈道導彈成功試射的消息,稱軍方將經試驗評估後按計劃部署,包括首艘國產3000噸級潛艇“島山安昌浩”號在內的共9艘中型潛艇有望搭載該潛射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