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芒沏县的砖瓦手工艺村在近100年前就已经形成,被誉为九龙江平原区域最著名和最大的红砖瓦、陶瓷生产地。
黄金时期,该村绵延30公里,横跨永隆市、隆湖与芒沏县,并拥有3000多个运行中的窑炉。如今还有约800个窑炉,遍布3000公顷的面积,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丐师涌到邻近古战河-九龙江一条分流的区域。在沿河的各个窑炉方便于生产和将商品运送到其他地方。于1980年代的黄金时期,这里为上千人营造就业机会。各砖瓦、陶瓷产品除了提供给国内需求之外,还出口到国外。每个家庭平均有2至5个窑炉。
2000年后,在芒沏的烧砖行业因生产成本高、消费者的习惯改变而逐渐衰落。不少家庭拆除窑炉以用作其他用途。若干窑炉获保留下来但没有运作,随着时间的变迁,长满了青苔。窑炉由数千块整齐的卡砖砌成,排列成圆塔结构。平均10名工匠将在半个月内建成一个窑炉,使用约3万块卡砖。每个窑炉可容纳约1万5000块砖,焙烘20天即可生产出成品。工人使用稻壳灰烘烧砖瓦以节省经费、原料。一个窑炉高7至12米,外型如一座圆塔,顶部逐渐变小。砖瓦被烘烧后将继续得到完善和出售。黏土取自永隆、茶荣等地的河、涌,之后带到窑炉中,然后切成小块。这些生产砖瓦的工厂现今仅维持数名工人。迄今,在芒沏、永隆的若干窑炉,除了服务生产之外,还开放给游客参观。
比起以往,陶瓷村的设计和产品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砖瓦、缸之外,各种类型的陶瓷盆和装饰陶瓷也随之诞生,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为参观的游客购买纪念品提供服务。每天有数百人次游客参观各砖瓦、陶瓷窑炉。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了解、体验制作陶瓷的方式和传统手工艺村文化,与用陶瓷装饰的空间拍照。来自胡志明市的兰英游客表示:“我对首次来这里,看见数百个窑炉林立在沿河旁、亲眼看见人们造陶瓷令我印象深刻。”
从美顺桥来到亭考码头,游客前去约10公里就来到古战沿河区域,这里集中不少窑炉。有不少古老的砖窑炉、晒砖场和有许多圆柱型特征的区域是最多游客打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