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衛生局官員呼籲切莫安於現狀,因這些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並建議疫情過後保留如遠程辦公等有利於減少交通廢氣排放的措施。
衛生局的報告指出去年春天第一次封城期間,空氣污染減少從而避免了至少2000人的死亡。衛生局官員得尼斯強調,空氣質量改善對大眾健康有明顯的積極影響,因此必須“堅持”和“加強”減少大氣污染的措施。得尼斯說,死亡數字下降是一件好事,但從公共健康角度看,這個4萬人估值表示的是“可以避免的死亡”,“是能夠採取行動阻止它發生的”。
根據公共衛生局2016年的數據,2007-2008年間約有4萬8000人死於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引起的疾病。PM2.5能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隨著呼吸進入人體支氣管或血液,引發過敏、哮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據研究,30歲以上的人若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PM2.5的環境中,平均壽命會減少8個月。
此外,衛生局今年首次計算因二氧化氮(NO2)致死人數--約7000人。人為產生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於汽車尾氣。這個數字並不計入與PM2.5相關死亡人數,而且還有另一部分人的死因是與PM2.5和NO2兩項相關。
今年2月,法國政府在氣候官司中被裁定“無作為”,但實際上,空氣質量確有好轉:2000年至2019年間,法國空氣中PM2.5和NO2含量分別降低了61%和56%。去年封城時,因車流量大大減少,NO2濃度值顯著降低,衛生局推算約避免了1200人的死亡。但因取暖和施肥等農業活動仍在繼續,PM2.5濃度值降低相對較少,但也足以避免了2300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