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盛會,民間又稱元宵節、燈節、元夕、上元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辦的傳統節日之一。在胡志明市,大多數華人都習慣將這天稱為“上元誕”,活動俗稱為“元宵節”。
華人過春節的習俗一般會持續一個月左右,具體分為3個階段:“準備”(即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即大年初一開始)、“賀新年”(農曆正月十五)。倘若將前述階段巧妙地比喻為樂譜中的三個節段,那麼末段就是這首充滿熱鬧喜慶的最高潮、最核心的部分。儘管形成於2000多年前,但至今本地華人依舊把元宵盛會當作傳統春節結束的日子。因為過了這一天,所有人將正式踏上新的工作旅程。
本文作者陳志明碩士在研討會上發言。
元宵盛會的一系列活動通常都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也正因此,“普天同慶”逐漸成為該節日的最佳代名詞。在這天,所有人均興高采烈地融入這個極具節日特色的活動中,共同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為進一步探索元宵盛會對西堤華人的重要意義,我們不妨先對該節日的由來及特點作初步的瞭解。首先,我們需瞭解“上元誕”名稱的由來:在道教的神系中,“三界公”是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3位大神,他們分別是:
1. 上元賜福天宮大帝: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天宮會下凡界,賜福給百姓。
2. 中元赦罪地官大帝: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地官下巡體察人間疾苦、校戒罪福,為人赦罪的日子。
3. 下元解厄水官大帝: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水官會為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厄,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鑒於“三界公”的特殊職能,後來就形成了以這3位大神之名來命名的特殊節日,包括: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對當地華人而言,得到神靈賜福是每家每戶的願望,而賜福又是上元賜福天宮大帝的主要職責,故農曆正月十五祭祀神明之日成為了一年當中份外重要的節日。
第五郡元宵節盛會。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彼此的傳統文化開始融匯交錯,以至許多傳統故事、古老習俗無不出現佛教的元素。元宵節當天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就是典型的例子。
按照節日習俗,元宵節掛彩燈事宜從農曆正月十二開始,並於農曆正月十六結束。具體分為以下階段:
- 農曆正月十二:搭建架子;
- 農曆正月十三:掛彩燈;
- 農曆正月十四:試燈;
- 農曆正月十五:五彩斑斕的元宵盛會正式開啟;
- 農曆正月十六:結束。
除了張掛彩燈,於元宵盛會當天,家家戶戶還吃著象徵共聚團圓意義的湯圓(湯圓和團圓是諧音詞)。據民間相傳,在漢武帝當政時期,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她出身貧寒,長年幽於宮中,近乎與家人斷了聯繫。每逢節日到來時,她都倍感思念家人,無奈只能以淚洗面。一日,她來到一井口旁,企圖跳井尋死。所幸,東方朔大官恰好從此處路過,見狀便上前詢問事由,因對她的遭遇深感同情,便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見面。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東方朔大官對漢武帝謊稱,民間有傳言,火神君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晚火燒長安,若陛下想逃過此劫,必須下令在全城懸掛彩燈,這樣玉帝從天上往下來時,會以為滿城大火,同時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湯圓敬奉給火神君。漢武帝同意了這一辦法。於是,農曆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張燈結綵,漢武帝的皇宮也不例外。不僅如此,普通老百姓還可以進城觀燈。正是這個活動,元宵姑娘與父母才可以在掛著燈籠的宮殿門前碰面,一家人得以團聚。農曆正月十五掛彩燈習俗也由此形成,並一直延續至今。而元宵姑娘所做的湯圓,不但成為元宵節中不可或缺的美食,而且還被後人賦予了一個充滿團圓美滿意味的新名稱──元宵。
華人文化特色―踩高蹺。
每遷徙到一個新地方時,華人往往將整個文化體系和各個節日的特色裝進自己行囊中,待安居樂業後,他們又把各個節日最精彩之部分加以本土化,使這些節日別具一格,再也不同於其他地方。歷年來在胡志明市第五郡所舉辦的元宵盛會,便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特色活動之一。
不論在第五郡,還是華人聚集較多的其他郡縣,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依舊被大家選為元宵盛會舉辦的日子,範圍覆蓋各個家庭和社區裡,主要活動包括:前往各寺廟進香,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庭幸福安康;向祖先祭拜、上香;與親朋好友一起到義安會館、海南會館觀看傳統戲劇,等等。
但能將元宵盛會的系列活動推上高潮,讓這個節日成為名副其實的“盛會”,不得不提到由第五郡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元宵巡遊活動。在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元宵盛會才變得如此熱鬧和接地氣。如今,包括京族、華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在內的所有人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元宵佳節。
誠然,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保存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主要是年輕一代對所謂的民族傳統文化不再感興趣,使得保護、弘揚像元宵盛會這樣的傳統風俗變得越發困難。在這個背景下,第五郡組織的元宵巡遊活動正好起著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正是因為得益於該活動的推廣,包括男女老少在內的各族民眾無不被節日的熱鬧氣氛所吸引,而“元宵盛會”一字也得到了廣泛推廣。
如今,我們已具備發揚傳統文化的“催化劑”,傳統節日也開始得到民眾的關注,現在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元宵盛會”的組織工作,以求得到最完善的保存與發揚。
我們應當將元宵盛會的系列活動連為一體,這樣方可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藝術表演活動:
- 第五郡文化中心舉辦的特殊文化活動,如:水墨畫、猜燈謎、舞龍舞獅、文藝表演等,除了進一步完善組織工作以外,還應設立更多的組織地點,為本市民眾與外地遊客創造更多的體驗機會。
- 對於在義安會館出售富有華人特色的風味小吃,應當加以鼓勵和推廣,藉由這個平台為遊客打造與眾不同的獨特體驗。
- 加強對獨特藝術形式的宣傳與推廣,尤其是華人的傳統戲劇。要讓國內外遊客知曉,在元宵節期間,這些傳統戲劇將在義安會館、海南會館、第五郡文化中心分館舉行。
- 交通管制方面也需得到進一步完善,最好將元宵巡遊活動的各大主要路線加以固定,以便讓所有民眾、遊客均可沉浸在這種歡樂喜慶的氣氛中。
適逢文體與旅遊部將元宵盛會公認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喜慶氛圍中,作為第五郡土生土長的華人公民,我對國家注重民族傳統文化價值感到十分欣喜。我相信,華族的傳統元宵盛會一定會得到最完善的保存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