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春聯或揮春都是以黑墨把字寫在紅紙上,之後卻轉用金粉來寫,但一年一年的改進,近30來則有先用紅紙燙金的揮春,接著是有色彩的花紋印刷等。近幾年來市面更出現各種的絨布揮春,有卷軸的、卡通的、張幀的等,千姿百態的圖像,加上色彩鮮艷,討人歡心,體現了廠商們針對人人心理的精神,真是一個巧妙的賺錢機智。
以前,多數人是貼春聯,所以其歷史悠久。據瞭解,春聯是在農曆臘月廿三當天把它寫好,直至除夕當天吃好團圓飯後才張貼。不過,現代人在年底大掃除後就順便貼上了。說到貼春聯,不單是把對聯各貼門口一邊,其實還要在門楣上貼上一個橫批和一個福字,這樣才是整套春聯;可是,由於我們張貼了“五福臨門”的揮春,所以橫批和福字就不貼了。
春聯,除了在中國或台灣流行外,歐美一些華人區都張貼,不過,這都是中國移民而形成的氣候。在東南亞各國,春聯在近年來搞得很火很紅,有的義賣春聯作為慈善公益事業。以目前來說,春聯活動在馬來西亞最為活躍,該國的加拉巴沙、新山、笨珍、古來和柔佛州等地華人單位均有舉辦春聯展、寫春聯比賽或義售助人與勵學活動等;值得一提的是,經費由當地各華人會館贊助。
如去年,柔佛州福建會館已成功舉辦1萬幅手寫春聯展覽,獲列入馬來西亞吉尼斯紀錄大全。在上月底,吉隆坡雪華堂婦女組及東盟(東協)文化傳藝推廣基金會聯辦的“茨廠街年味節”活動上,以12生肖為題在20多米長春聯即席揮毫和遊街。已有15年舉辦春聯展的馬六甲朵雲軒藝術館,值戊戌年春節,把春聯展擴大至東南亞各國,該館是次特別展出100位東南亞名書法家揮毫的春聯,其中有本市書法家林漢城應邀參與。至於在新加坡則有舉辦多天的春聯慈善公益活動等。
我國則有本市的“慈善揮春”活動。此活動由市各少數民族文學藝術協會、華文《西貢解放日報》、書法會 和義安會館聯合舉辦,今年是第9年。 這個活動得到西貢時代廣場(Time Square)和各界熱心人士、殷商賢達捐助善款以用來幫助窮苦與不幸人家。並由市書法會各位書法家負責依客人要求現場揮毫;古詩分會各成員創作春聯與賀語等。2018戊戌年“慈善揮春”活動定於2月8日(即農曆臘月廿三)上午8時在義安會館廣場(借富廟,第五郡阮廌街678號)開展。是次,義安會館是第5年贊助場地及紙、筆、墨經費。
其實,本市張貼春聯比南部西區遜色,但自從“慈善揮春”活動推出後,不但推動了貼春聯的熱潮,還帶動了傳統文化熱潮,各位書法家們不但把字寫好,還有多一個展現的機會;再說,更鼓舞各詩人努力地創作美好的春聯;同時為各界善長人翁種下福田等全方位的升華。這個活動不但推動和保存民族文化,還帶動了揮寫、創作及欣賞等,是一項饒有意義的活動。
據記者瞭解,中國主要是貼春聯,但在東南亞各國除了張貼春聯外,還張貼揮春。其實,春聯或揮春都是人們的一個寄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把今年未做成的事情都寄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成功兌現,所以,儘管今日印刷或是絨布的春聯與揮春多姿多彩,引人入勝,但是都只是一般應酬式的內容。
我們常見一些工業區、公司、廠商、企業、店舖等,他們都會找些作家作出符合自己的心思願望、與自己行業有關的春聯或佳句,把自己的希望表達出來,然後再找書法家揮寫來張貼,這也是一種保存傳統文化的表現。
張貼春聯或揮春帶來了濃厚的文化和春節的氛圍,火火紅紅的充滿了春的氣息,也是給新的一年帶來了好景,是美好的象徵,希望這個傳統習俗能永遠保存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