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為安先生(中)把1967年獲得的徵文比賽優勝獎獎盃和一等獎獎牌捐贈給“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
對於華人社團抑或華人讀者來說,“劉為安”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除了熱心於華人文化、教育、慈善事業外,他以本地華人或生活週遭為題材的作品更深入民心,而且對後人瞭解堤岸歷史文化起著積極的作用。
落地生根
劉為安於1939年在薄寮省一個華人家庭中出生,他的父親劉均(書名劉景祖)年輕時從廣東省高要縣宋隆白土鎮馬鞍村(今為肇慶市)到越南來幫忙之前已來創業的父親劉彥(書名劉汝龍)打理生意。劉彥早前來越時已在永隆省經營磚窯有聲有色,後來轉行做農業,並到薄寮發展農耕,以務農和收購稻米享譽西區。劉彥在老家已有元配,但由於其妻子自幼纏足(俗稱“紮腳”),行動不便,故留在家中沒有隨行下南洋。徵得同意,劉彥在永隆迎娶當地越南女教師阮氏為德配以照顧日常起居飲食和協助打理生意。
劉均來越一段時間後返回故鄉迎娶已有婚約的同鄉女子慕容清為妻,婚後夫妻二人來越生活。他們在薄寮先後生了4名子女,二男二女。後來,劉均夫婦帶著4名子女乘船回老家看望留在故鄉的祖母,之後長子和長女留下來照顧祖母,其餘者返回薄寮。回到薄寮,劉為安與姐姐和弟妹4人相繼出生。
筆下生輝
在薄寮出生和長大的劉為安,在入學前已經學會越、華文,其啟蒙老師是他的二哥劉為掌,至今他對這位兄長仍懷感激之情。在充實知識的道路上,他幾經顛簸,先是在薄寮、檳椥、美萩,最後是來到堤岸。而在文學修養方面對他影響最深的應該是在國民學校(位於廣肇殯儀館對面的黃建華小學原址)就讀初中階段,那時候校內都是來自中國的資深教師,其中是在堤岸出生而後期回國留學,畢業後再回到堤岸任教的鄧儒鴻校長對他影響至深。
在國民學校就讀的3年,也奠定了他的文學根基,也激活了他的文學創作細胞。當時西堤的華文報刊很多,幾乎每一份報紙都有文藝版。長期關注各報文藝版的劉為安由於信心不足,所以讀書時一直不敢投稿。畢業出社會工作後,他對文學的興趣並沒減退,但“膽子”卻大了,他開始嘗試投稿,首先是向一些非主流媒體“下手”,而第一篇見報的稿是《口吃的人》,當時登在《萬國報》的文藝版上。從此也鞭策他在文學創作道路上勤奮鍛煉。
劉為安說,那時候的青年滿腔熱情,文友們熱血沸騰,從使用的筆名中可見一斑,他當時取的筆名為“滴滴血”。華文文學創作在那個年代十分活躍,文社、詩社等比比皆是。他的作品慢慢地在一些大報上分別以牖民、逸民、黎安、春秋等筆名亮相;而且還參加各種各樣的徵文比賽,獲獎無數。如今,他家裏還保存一座獎盃和一面獎牌,這是1967年他參加由西堤10大名報連袂舉辦的徵文比賽獲得一等獎的獎品。
獎盃上面刻著“第廿四屆青年節論文比賽優勝獎,復興文化,天香味精有限公司敬贈”的字樣;還有那面獎牌是當時的官員另外給獲得徵文比賽第一名的他頒發的,中間的賀詞是“文以載道”。在人才濟濟的那個年代裏,能獲得如此的獎項確實不容易,也道出了劉為安非一般的文學創作水準。那時候,許多電影院還連同一些報社舉辦影評比賽,劉為安參加《我女若蘭》影評比賽獲得了第三名,當時與叱吒西堤文壇的何三郎、何四郎一同在主席台上接受嘉獎。
聊起那個獎盃,劉為安說,53年來幾度更換住所,而那個獎盃一直追隨身邊,但由於搬運過程中的碰撞而雙耳脫落,其兒子也差點當破舊賣掉,幸好被他及時發現才倖免於難。最近,得悉筆者要為“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成立計劃徵集舊物品,現年81歲的劉為安決定把他的那個獎盃和獎牌捐贈出來,同時也把其先父母的“華僑登記證”和一個百年老木箱一起獻給陳列室,以此支持我們在保存與發揚民族文化工作上所下的決心。
劉為安先生是企業家出身,南方解放後他擔任第五郡華光合作社主任,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落實革新開放政策後,他獲得市委選派到台灣學習關於發展經濟的經驗。他對華人文化教育事業更是不遺餘力,除了積極投入經濟發展業務外,他還熱心參與華人社團活動,目前擔任劉氏大宗祠立案會長、市華文文學會常務副會長、潁川華文中心名譽董事長等。劉為安先後出版了《堤岸今昔》、《雪痕》和《後園》3本文學作品。
故鄉情懷
父母年輕時曾多次回鄉探親,劉為安對上的4名兄姐也曾跟隨父母回去探望祖母,而長兄和長姐留在家裏後再也沒回越。劉為安與對上的姐姐和對下的兩名弟妹因戰亂與各種因素而沒機會返鄉走走。因此,“家在廣東省高要縣宋隆白土鎮馬鞍村”成為了他們兄弟姐妹口中的歌謠,也是祖父和父母從小就告訴他(她)們知道自己的根源所在。
劉為安先生(右)打開封塵的鐵盒,向作者講述他與華文文學創作的完美邂逅。
1992年,越中關係正常化後,在兩國航班還沒開通前,劉為安對上的姐姐劉玉英與三五朋友循陸路回鄉看望大哥(大姐回國後不久因饑荒而去世)。雖然時隔近30年,但現年84歲的劉玉英大娘對當年千里迢迢回鄉旅程仍記憶猶新,尤其是從肇慶搭乘“摩的”回到鄉村的那段經歷至今依然令她難以忘懷。
那時候“摩的”司機按照她提供的地址把她送到了村口,可是抵達時,直覺告訴她這裏不是她的家鄉,因為村口沒有像祖父和父母所說有一片竹叢,更沒有祠堂。與司機爭論了一會,原來她的老家是在舊村,而司機卻把她帶到新村來。於是,“摩的”司機拐頭把她送到舊村去,鄉土的神聖與家鄉的情懷迅速在她的思緒中湧現,對了,這裏便是她的家,是她與家人朝思暮想的故土。劉玉英的突然出現,令她素未謀面的親生兄長瞬間淚流滿面。
劉玉英是次回鄉尋根後也把胞兄帶到越南來看望其他弟妹,讓戰亂而各分東西的骨肉親情得以凝聚。此後,他們兄弟姐妹隨著越中關係的友好發展而屢次往返探親,劉為安也先後四度回鄉看看,鄉情從此得以延續◆
為豐富陳列室的內容,希望各界華人同胞積極捐贈物品支持“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成立計劃,讓更多的華人懷 舊物品得以保留和傳承。讀者如有相關物品饋贈,請撥電0938638043 張先生代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