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加两国在各领域已深化发展 外国投资资金达逾 61 亿美元 出口澳洲市场农产品激增 阮富仲总书记与俄总统普京电谈 第十一届市委第28次会议开幕 基于尊重国际法准则捍卫国家海洋海岛主权 降低短期美元汇率投机压力 国会主席接见芬兰议会议长 3个月出口果蔬创汇逾10亿美元 越南坚决驳回所有东海违法要求 陈留光副总理出席德农省规划投资会议 具体化越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係 为越中两国日益紧密商贸往来贡献力量 无现金支付促进数字消费发展 本市与中国陕西省推动商贸等领域合作 向高新技术农业提供逾1万7000亿元优惠贷款 疏导国内外投资基金

不盡之樂 大可慶賀

——重訪華人古巷餘樂里與大慶里

在車來人往的巴迫街市路段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攤位排列密密麻麻的環境下,我要提醒十二分精神才能找到餘樂和大慶里的入口。雖然出入很不方便,但百年來這裡的居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也認為影響到他們來往的擺賣是理所當然……
餘樂里與大慶里的百年風采有跡可循。
餘樂里與大慶里的百年風采有跡可循。
已經很多年沒有來餘樂里和大慶里,屈指一算足足10年了。臘月的一個早上,在迎春的氣氛開始熱鬧起來的時候,我來到了古巷。巴迫街市比平時熱鬧,雜貨店的架子上增添了不少年貨,而行人也加快了腳步,保持了百年的繁忙景象。在這不到300米的路段上,有3條古巷——餘樂里、大慶里和海南里。

其實餘樂里與大慶里是連在一起的L字型建築,餘樂里位置面向巴迫街市,而大慶里為街坊們慣稱的橫巷,每條巷子上下層加起來均有34間房子。兩條古巷都有自己的入口,入口上面同樣是無底樓,巷口有標明“餘樂里”與“大慶里”的華文字,但因為時間久遠,這些華文字已經褪色或被一些招牌擋住了,路人難以分辨出是哪條巷子。因為巷名模糊,還有居民與訪客習慣從通道寬闊、來往方便的大慶里入口進入,但餘樂里的名氣比大慶里大,所以華人一般都把這兩條互通的巷子統稱為餘樂里。
不盡之樂  大可慶賀 ảnh 1 邵淑萍守護著餘樂里內的百年老房子。
10年不見,餘樂里還是舊模樣,只有幾間房子稍微改變了門面結構或塗上了新的顏色,最大的變化就是我當年訪問過的幾位老街坊已作古,這是我此行最大的遺憾。沿著那棟百年混凝土樓梯拾級而上,左邊牆角的青苔長得比盆景還要好看,再往前上幾級有一棵小菩提樹正茁壯成長,與小菩提樹遙遙相對的一堵老牆上卻是一棵從牆壁裡長出來的榕樹,樹根分支朝著四周不同方向擴散,盡顯古巷的歲月痕跡,也成為巷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來到餘樂里感覺到這裡處處充滿生機,也深深體會到植物那頑強的生命力,除了剛才所看到的植物從牆角和牆壁上生長外,我還在鐵欄杆處看到一棵小榕樹正在欣欣向榮。

來到二樓的10號時,我看到房子內外跟10年前到訪時依然如故,還是那樣的古樸。輕輕地敲了門,一位阿姨出來開門,我跟她說了我想找邵元老伯,他是我10年前所採訪過的一位年過九旬的老人,那時候老人家給我提供了很多有關餘樂里的故事。阿姨告訴我她父親已於2016年去世了。聽到老人家已經不在的消息,心裡湧起一陣悲痛,他當年給我介紹餘樂里的風風雨雨恍如昨天,記憶猶新。邵老伯是唐山來的第一代華人,祖籍廣東省惠州惠陽。還記得老人家曾經告訴我,他的房子原來是萬益源“九少”以當時的9萬元買下送給粵劇戲子平秋雲,平秋雲於1953年以3萬元頂手(讓)給他,然後每月需向她繳納租金7元。他家隔壁12號是堤岸嶺南畫派祖師--梁少航畫家(1909-1975年)的故居。

嶺南畫派是20世紀初在中國廣東嶺南地區興起的新畫派,其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據傳,他們留學日本回來後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融入西方畫法,自創一格,不但打破了傳統畫派的藩籬,而且為嶺南地區樹立了嶄新的繪畫風格。世人出於敬仰尊稱他們為嶺南“三傑”。

嶺南畫派對西堤的繪畫藝術影響深遠。早於20世紀30年代由祖籍廣東高要的梁少航大師傳入堤岸。梁少航自小已顯露出超乎常人之繪畫天賦,課餘時間常沉浸於繪畫中,以揮毫潑墨為樂趣。長大後師從李壽庵畫家,後就讀於廣州東南美術學校。畢業後,時逢中日戰爭爆發,梁少航畫家移居越南堤岸,從事文化教育工作。期間不忘發憤圖強,力求上進,在香港萬國美術學校畢業並拜嶺南畫派傳人趙少昂畫家為師。經一番努力,他對嶺南畫派的藝術造詣有著巨大突破,並自創了飛白草隸書。
不盡之樂  大可慶賀 ảnh 2 嶺南畫派大師梁少航(右二)率領門生祭祖。
1960年,梁少航在好友的鼓勵下決定在家設立東方藝苑,以弘揚嶺南畫派藝術。該藝苑首批學員包括:黃遇春、李茗鳳、莫愛環、趙偉雄、李松年等,而最後一批有:張漢明、盧崇道、李中良、黃三源、張建成等。梁少航的學生繼承先師遺志,一直以來在國內外的畫壇上弘揚嶺南畫派藝術,給當地水墨畫愛好者傳授繪畫技藝,讓嶺南畫派藝術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其中在越南的李松年畫家獲授予“民間藝人”稱號,已故畫家張漢明獲授予“人民藝人”稱號。

邵老伯的女兒邵淑萍生於1954年,在餘樂里裡生活將近70年,與這裡的一景一物水乳交融,哪位街坊住在幾號房子她都瞭若指掌。她說小時候經常跑到梁生(街坊們對梁少航畫家的尊稱)家去玩,看老人家畫畫。那時候很多學生來跟他學畫的,一班接一班絡繹不絕。梁生為人隨和、謙虛,經常鼓勵她學畫畫,可是自認沒有美術天份的她最後未能成為老人家的學生。

不知道是否因為“餘樂”跟“娛樂”的諧音,但十分巧合的是,餘樂里內住著很多娛樂界人士,如之前的粵劇戲子平秋雲,還有本市華語文藝界的積極推動者鄧國慶(第五郡華語文藝俱樂部的B哥)和已故華人歌手蔡榮也曾住過這裡,蔡榮的兩個兒子蔡鎮聲和蔡鎮壕亦得到父親遺傳而涉足娛樂界。很多街坊還把餘樂里稱為“情人巷”,因為30年前,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根據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原創小說《情人》拍成電影,其中男女主角梁家輝和珍‧瑪奇邂逅的一些鏡頭是在餘樂里內拍的。這部經久不衰的電影至今仍受世人喜歡,不少外國遊客專程來到這裡尋找《情人》的蹤跡。近年來,很多越南電影公司也前來取景,還有一些企業也選擇該巷來拍攝廣告;不少年輕人還喜歡到巷裡拍照留念。

華人音樂家、陳佩姬中學音樂老師蔡鎮壕說:“我聽爸爸說過,法國電影《情人》曾在這裡取景。巴迫街市是主要場景,導演實在太賺了,在20世紀末拍攝20世紀初的場景,用不著搭建什麼,只需要給街市的居民‘補償’幾天的停市費用,劇本中的場景便能大部分重現。因為那時候所有的建築原貌如:琉璃瓦、趟櫳門等還保留著。在互聯網普及後,我在網上看了這部電影,確實很多分場景是來自這裡。我對此感到非常的自豪。”

巴迫街市與餘樂里、大慶里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可追索到法屬時期。巴迫街市的越文名字可以翻譯為“洋社”街市,聽老一輩的街坊說,因為街市前面以前是一個基層的行政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坊人委會辦事處,所以街市因此而得名。這個百年傳統街市每天依然受到附近街坊的歡迎,一代又一代的越華同胞早已習慣了這裡的熱鬧景象,而住在古巷裡的街坊也不覺得出入有所不便,他們早已適應了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環境。穿越過熱鬧的街市,古巷裡卻是另一個世界,安然幽靜,數百口人仍然在這裡守護著先輩留下的痕跡。因為他們相信住在這裡的人必定會有不盡之樂以及大可慶賀之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