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顺摆脱贫困乾旱处境勇往直前 丰富多彩工人月开幕 为出口企业纾困解难 陈红河副总理视察 500 千伏电线第3段进度 东海禁渔令违反越南主权 广宁省工时最长 人均收入却处于偏高 数字化转型有助减少烦扰民众及企业 大力推进肃贪反腐与自我检讨工作 零售业频推促销活动 “绿色”物流行程:任重而道远 释放私人投资资源 实施核心任务以促进社经发展 数字化转型市场尚可强劲发展 2024 年东盟未来论坛分享有关东盟未来愿景的新创意 Horasis中国论坛:促进贸易和吸引投资的商机 资金开始流入经济体 越南国家品牌5年内增长102% 加强河南省与中国南宁市合作关係 越南成为新加坡最大大米供应国

逢安堂藥房東主張文慶:治病救人是責任也是生活樂趣

華人專刊:鵝貢市華人團結建家園

儘管十幾年前已讓兒子接管逢安堂藥房,但從醫近50年的張文慶醫師每天仍前往藥房協助兒子給地方民眾診治病,他認為:“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責任,也是他的生活樂趣”。
張文慶醫師夫婦在他們守了數十年的逢安堂藥店。
張文慶醫師夫婦在他們守了數十年的逢安堂藥店。
6月下旬,我有機會參加本報工作團探訪了前江省鵝貢市華人。參訪期間我已與眾多地方華人見面、聽了許多故事,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於該市第一坊二徵女王街60號三代祖傳的逢安堂藥房故事。祖國統一之前,此地有7、8家華人藥房,目前鵝貢市有4家藥房而逢安堂是唯一華人藥房。

張文慶的父親張鳳原是在中國行醫的醫生。在國共內戰第二階段(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期間,於1946年,完全不會越南語的張鳳醫生就離開中國前來越南以尋找安居樂業之所,他覺得鵝貢市是個好地方就住了下來,此處成為了他第二個家鄉。來到這裡,張鳳醫師除了為地方民眾治病外還給當地官員診治病。 1950年,他成功治好某名省級法國官員的病之後, 為感謝張醫生的恩情,該名法國官員要求地方政府讓他興建兩間房子,其中一間是現在的逢安堂,同時還為兩間住房供電,這是當年難以得到的事。甚至,當時地方政府也覺得十分奇怪,因為在他們眼中張鳳醫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
又有一次張醫生要面對九死一生的險境。儘管不會越語,但他已多次受解放區的戰士前來迎接進入該區為越南解放部隊治病,有一次, 在前往解放區(今日的新城海灘)途中,張醫生被法國兵埋伏逮捕,由於語言不通,他無法與官兵解釋,因此法國兵就知道他不是越南人,相信他不是解放軍戰士就放他回家;若當時法國兵知道他前往給解放軍治病的話就難以安全回家了。

張文慶敘述,他在9、10歲時就跟隨父親學醫,他意識到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又是無限的,因此除了跟隨父親學醫之外,他還不斷深研醫學知識提高本身知識。1975年祖國統一之後,他遵從父命成為逢安堂的第二代主理人(張文慶醫師的父親有5個兒女,其中只有他和三哥行醫;而三哥已前往胡志明市生活及行醫)。於2005年他的唯一兒子張朝青接管並成為該藥房主理人,也就是逢安堂的第三代主理人。
截至目前,他每天仍前往藥店輔助兒子為民眾診治病。因為他習慣了這工作,如果不能前往該店為他人診治病他就覺得“難受”。張醫師說,之所以70多歲的老人家還給他人診治病是因為他的身體還“准許”的。他感覺到自己身體還很棒,每天仍與內孫跑步5公里,與老伴健步3公里,還能使用單槓體育器材作引體向上60次的鍛煉。張醫師從小至今是素食主義者,他也不喝酒、吸煙和咖啡。有多次他前往本市檢查身體狀況時,醫生們看一看他的檢查結果後均覺得十分驚訝,因為70歲左右的張先生身體仍挺好,身體健康如年輕人一般,一切挺好。

張文慶醫師除了行醫濟世,還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特別是慈善活動。幾年來,在鵝貢市華人代表處的動員下,張先生經常向包括華人同胞在內的地方貧困戶贈  送禮物,向市華語中心捐款。他認為,幫助貧困者是生活中應該做的事,這是很有意義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