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街道
交通是讓平利鄉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的最後一項指標。根據觀察,這裡的街道寬敞好走。繼交通的成功之後,將輪到電力進入偏遠地區中的生產區。平政電力公司已投資改造和發展12公里新電網,確保全部民戶都能使用國家電網,以及3公里應用於農業生產的電網。與此同時,鄉人委會動員人民募捐更換全部民辦照明燈泡,使用節能燈泡。正因如此,農民的生活已隨日而“脫胎換骨”。對此,鄉農民協會主席胡國長興奮表示,基於有了交通路,電力才能來到生產田地,從而農民在灌溉時不用太辛苦,取而代之是使用水泵和點滴灌溉系統。尤其是陸路交通順利,不需要透過水路運貨了。
從鄉中心到縣區,各條街道都得到瀝青化或混凝土化,確保車輛方便行駛。平利鄉人委會主席張泰玉透露,不僅如此,所有巷道都已瀝青化,雨季時不再水淹了。全部474個在築路時有建築物受影響的民戶已同意捐地拓寬街道。此外,各條田路也獲鋪砂石、黑土以確保運載農業貨品。農業生產土地面積得到主動澆灌。鄉水利工程管理組與4個合作組在4個村有效用水,良好開發已獲投資的水利工程,及時維修損壞的水利閘門。
平利鄉人委會稱,該鄉已安裝6組給人民鍛煉的戶外運動設施和兒童遊樂設施。呼籲社會化投資文化和體育工程:1個游泳池、1個健身房、2個文化亮點咖啡店、1個排球場、2個長者養生運動場。各村有結合文化生活的辦事處,獲配備文化活動設備。每個村有4個俱樂部和團隊定期活動,良好參加由地方發起的文體運動。此外,向民眾宣傳安全和節約用電,並且主動使用節電設備。
居民生活改善
為了讓平利鄉完成建設新農村,該鄉人委會主席張泰玉透露,這項成就有賴於幹部和民眾在認識和行動上取得一致,並且積極參加,從而發揮了使用土地資源、管理鄉財政預算、農業生產區規劃、管理投資項目、培訓和使用當地勞動力的效益。這在平利鄉農村區居民每年達到6400多萬元的收入中得以證明, 比2015年高出將近2倍,比2013年開始建設新農村時高出4倍。
為了集中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物質和精神生活,鄉人委會已加快了應用於農業生產和防範洪澇、民生的基礎設施工程投建進度,滿足社經發展要求。鄉管委會組織各個行程去參觀,學習其他地方的經濟高效農業生產模式,例如在酸性硫酸鹽土壤上種植綠皮柚子、梅花盆栽、觀賞魚、在生物墊料上養豬、養鰻魚等。對於不再有經濟效益的農產品,鄉人委會宣傳轉向適當的作物和動物;與2015年相比,黃梅增加221公頃;甘蔗還有38公頃,減少600公頃;高良薑86公頃,增加33公頃;蘭花4.7公頃,增加2.2公頃;肉魚125公頃,減少136公頃。用於農業生產發展的貸款總額超過910億元,比2013 - 2015年階段高兩倍。
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該鄉發現有兩種經濟達高效益的主力農產品:黃梅和觀賞魚。去年8月,平利黃梅合作社成立,該合作社主任陳四王告知,農業與農村發展廳已協助建立平利黃梅品牌,例如傳授應用科學技術以提高價值;培訓盆栽種植、整形和照料技術;輔助採用建立大型單一耕作模式。同樣,觀賞魚合作組為第一村的觀賞魚養殖戶建立了產品產銷結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