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聯參)2日表示,朝鮮當日早晨所射飛行器疑似為“北極星”系列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聯參表示,韓軍2日早上7時11分許捕捉到朝鮮在江原道元山近海向東發射一枚彈道導彈的情況,並研判其最大飛行高度超過910公里,飛行距離約450公里。
青瓦台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也就此分析認為,朝鮮試射的可能是潛射彈道導彈。另有意見認為,該導彈可能在飛行過程中進行了“級間分離”。韓美情報部門正就飛行器的具體參數進行精密分析,韓軍也正在密切關注相關動向,並保持高度警戒。聯參強調,朝方射彈行為無益於緩和半島緊張局勢,並敦促朝方立刻停止類似行為。
1日,韓軍在總統文在寅檢閱時將朝方最為忌憚的戰略武器35A“猛禽”戰鬥機首次公之於眾,朝方似乎將其視為針對自己的軍事挑釁,並通過潛射導彈表達極度不滿。
朝鮮一直將保障制度安全列為美國初步呼應無核化的措施,不斷為將這一問題擺上談判桌而積累努力。峨山政策研究院安保統一中心主任申范澈認為,朝鮮正在試探美國所能承受的壓力,發射洲際彈道必然破局,因此用潛射導彈試試美國的耐性。
這是朝鮮時隔3年再次進行疑似潛射導彈的試射活動。朝鮮曾於2016年8月24日在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北極星1”號潛射導彈,飛行距離約500公里。此後又有朝媒透露朝鮮正在開發改良版的“北極星3”號潛射導彈。
另有分析認為,朝鮮此次射彈與朝鮮近期新建潛艇有直接關聯。朝鮮目前擁有“羅密歐”級(1800噸級)潛艇20多艘、“鯊魚”級(325噸級)潛艇40多艘、“鮭魚”級(130噸)潛艇10多艘,近期還在建造可搭載潛射導彈的“新浦”級潛艇。
朝鮮官媒7月曾公開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參觀新建潛艇的圖片。韓國部分軍事專家推測,朝鮮正在建造能同時發射多枚潛射導彈、排水量大於“新浦”級的新型潛艇。
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同日在國會外委會國政監查會上表示,韓半島和平進程的基本原則是絕對不擁核。康京和表示,(韓半島和平進程的)前提是不推行敵視朝鮮的政策、不謀求顛覆政權。康京和說,這一前提仍然有效,目前局勢處於僵持狀態,令人非常壓抑和擔心,但我們仍將堅持基本的政策路線。她說深知朝鮮無核化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過去6個月沒有對話令人憂慮,無核化不只是我們的目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目標。
日本政府斷定朝鮮當日發射的飛行物是彈道導彈,認為此舉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已通過中國北京的大使館渠道向朝鮮提出抗議。在首相官邸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4大臣會議,就朝鮮的意圖進行了分析。政府相關人士考慮到定於5日舉行的無核化美朝工作磋商,指出朝鮮意在“為使自身在談判中處於優勢而進行牽制”。官房長官菅義偉舉行緊急記者會,提及朝鮮發射的彈道導彈為“2枚”,但在後來的記者會上更正為“目前認為有可能是發射1枚,分為兩段落下”。還表示為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不設條件力爭舉行日朝首腦會談的方針不變。
防衛相河野太郎向記者團透露,導彈的落下地點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島根縣島後近海以北約350公里附近。介紹稱可能是利用比通常高度更高的“高彈道軌道”發射,高度約達到900公里。飛行距離估計約為450公里。
據政府相關人士稱,上一次彈道導彈落在EEZ內是在2017年11月29日。菅義偉批評稱,從確保飛機及船舶安全的觀點來看,“是極其危險的行為,斷不能容忍”。首相安倍晉三較預定更早來到官邸,向記者團強調“此類發射違反安理會決議,將提出嚴正抗議並強烈譴責”。還表示將和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合作,在嚴密的警戒態勢下,確保國民安全萬無一失。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瀧崎成樹與美國的朝鮮政策特別代表比根舉行電話磋商。NSC會議後,外相茂木敏充在外務省向記者團表示:“事件發生後立即與美國取得聯絡,今後也將緊密合作進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