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過多
本市正步入一和六年級招生高峰期。入學學生逐日超出初期統計數字,因為有很多學生跟著父母到本市謀生、作業。如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各郡、縣教育管理幹部的棘手問題,所以“增加住讀班、全天制學生”計劃仍未能實行。據一位教育與培訓科長告知,今年,屬龍的學生進入一年級和屬豬的學生進入六年級。所以先要確保學生都能上學,儘管是上半日制班。盡量削減全日制班。至於KT3、KT4對象所屬一年級學生人數為近6000名,若安排每班50名學生,需要增加120間教室,即是3、4所學校。
在都市化速度較快的平新、新富、守德、舊邑郡等區域,隨著一系列高層公寓、新居民區的湧現是小孩數量的劇增,造成教室不足的壓力。今年,本市學生增6萬7234名,其中小學是增幅最高的學級,近2萬7000名。為了承擔今年增加的學生人數,本市須增加近800間教室,相當於近45所學校,才能容納新增的學生。然而,截至新學年開學日,小學級只增加369間教室,其中100間是建設、修建以取代。因此,新教室只能滿足需求的三分之一。
上學年初,沒有本市戶口的學生人數為29萬4239名,到今年增至約1萬5000名。據市教育與培訓廳辦公室主任杜明煌告知,此情況引起每班的學生數量增加,超出小學級標準。
先進教法落空
教育部門未來1年將開展新高中教育課程。為了確保此次革新的質量,先決條件之一是每班學生人數須符合,讓教師能夠監管全班和採取先進教育方法。然而,由於學生人數與日俱增,並已大大超出小學標準(每班35名),學生須在擁擠的空間中上課,所以不知新教育課程如何開展。不僅如此,本市8月初將開始接收從其他各省轉來的學生。新平郡教育與培訓科長陳克輝帶有嘆氣感說:“若學生人數增加的趨勢一直持繼下去,教師們將面臨很大的壓力,革新工作很難開展。”
一位教育與培訓科副科長指出,小學生最少須全日上課,才有足夠時間學好本科課程和技能、外語。若只半日上課,學生不易讀完本科課程,沒有時間學習軟技能和課外課程。不僅如此,大部分家長都不想讓孩子學半日制,所以一旦孩子被安排到半日制的班,家長就想方設法將其轉到別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