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的女兒既有個性又與眾不同。她不像同齡女孩那樣溫柔、溫順、稍為不高興就要哭,而像其他男孩一樣調皮,喜歡跑跑跳跳,爬高滑低。她父親的不斷責罵:“怪誕的孩子!”。
我的侄子是一個5歲的男孩,被全家人寵愛著,每次吃飯都發牢騷,或者嘮叨索要玩具,越長大越乖戾。一次,他和表弟們爭玩心儀的玩具汽車,不管大人怎麼勸,他還是堅決不借給表弟玩,結果他要挨鞭子,被罵“自私的東西。”
我的女學生在一篇文章中寫及父母對她苛刻教養,埋怨地吐露了父母不顧她的所好,堅持讓她參加數學進修班而不是她喜好的文學課。多次說服父母不成後,她偷偷參加文學選手隊,結果被父母整日罵“不肖兒”,因為敢和父母作對。
孩子們太小了,無法向父母解釋,在地板上的無數玩具中,他想保留著的玩具汽車是因為這是祖父母送的禮物,他害怕弟弟們粗魯弄壞它,所以不想借出。那女同學由於年輕,無法立論並說服父母相信她愛好和願望,逆父母的心願是因為很難跟上要有邏輯思維和對數字、計算方式有高度興趣的數學選手隊。有時孩子尚幼稚,無法理解本能和情感的好動性。
童年時被認為是不肖、乖戾,把這種不好的定見刻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段歷程上。孩子未懂得反辯,也沒有機會打開心扉,得不到家長的傾聽和理解。當孩子長大了一點,更難敞開心扉傾訴心事。而父母也習慣於“定格”,不斷否定孩子的心事,不屑一顧孩子的意見。
此舉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委實難以彌合。在無數壓力的現代生活裡,以及虛擬世界中有著不少陷阱的同時,父母更要陪伴孩子去定位、塑造、引導他們度過心理及生理時期的顛簸旅程。
為此,父母不應該無意或蓄意給自己的孩子“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