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通连接通道
丐密-氏槐港口是当前两个特殊港口之一(另一个是海防国际港),作为连接南部各省水路货物贸易的通道港和大规模国际中转港,有助缩短越南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时间。尽管有许多优势,但海港专家评价,阻碍丐密-氏槐港口发展的限制之一是港口群系统被许多不同的港口所分割(现有约22个正开发的港口)。码头长度有限,码头之间不相连,货物从小船转运至大船之间未能联通,未真正成为中转港,尤其是港口之间缺乏紧密连接。
丐密-氏槐新港与丐密国际港是丐密-氏槐深水港区的两个相邻港,港口码头基础设施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因旧结构,每港只有600米的码头,每次只能迎接1艘逾350米长的轮船,余下的空间便无法再接收另一艘集装箱船,只可以开发驳船和大部分码头闲置。意识到阻碍发展的限制,为善用每个港口、吸引大吨位船舶、缩短船舶抵达装卸货物的等待时间,各家企业已联通港口,希望同时迎接更多大型轮船抵达装卸货物而不受空间 限制。
基于丐密-氏槐新港与丐密国际港的建议,交通运输部与越南航海局已准予研究连接两港之间共用码头的主张。据此,两港已试行合作,互让船舶进入双方码头,从而“释放”了13艘集装箱船,确保绝对安全。今年5月底,丐密-氏槐新港与丐密国际港已正式开通之间的连接通道,形成共用码头,可同时接收3艘大型轮船抵达装卸货物。两港合作开发已形成总长度达1200米的联通码头。这是具突破性、解决局限的措施,同时善用每个港口的优势。
提高开发能力
丐密-氏槐新港经理武鸿雄表示,两港合作是港口合作模式的新突破做法,为海港开拓更多发展潜力与机遇。武鸿雄经理肯定:“港口的联通将优化客户与航运公司附加价值,确保服务质量,有助港口履行对航运公司的承诺,提高在丐密-氏槐港区各港口的地位、信誉、能力与服务质量。”
各家企业评价,随着政府与交通运输部正研究丐密-氏槐港口群的开放港口机制,合作和连接成为长1200米的联通码头将有助提升两港的开发功率至三、四成,相当于每年约80万个标准箱,提高码头开发效果,并增加两个单位的国家财政预算收入。此次合作不仅发挥每个港口的优势,而为丐密-氏槐港口群的共同发展开辟更大机遇。
丐密国际港总经理阮春奇认为,航海与海关部门以及巴地-头顿省的支持不仅是两港开展下一个步骤,研究共用码头以提高开发效果的重要基础,还为丐密-氏槐港区发展成为亚洲地区、走向世界的越南最大国际中转港创造条件。
巴地-头顿省人委会主席阮文寿强调,结合优势和设施类同的港口将有助提高开发效果,缩短时间与物流成本,吸引航运公司和进出口企业使用丐密-氏槐港口群。阮文寿主席强调:“开通丐密-氏槐新港与丐密国际港之间的硬围栏和合作开发将是迈向丐密-氏槐港区全部港口之间的管理和合作机制的重要步骤。这是未来期间的开放港口机制,以及丐密-氏槐港口群的自由贸易区定向。”◆
近年来,丐密-氏槐港口群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较快。至今年2月份,巴地-头顿省海港区域已设立48个抵达丐密-氏槐港口的集装箱航线,其中每周有34个国际航线与14个国内航线。去年,丐密-氏槐港区共有1371次逾10万载重吨轮船抵达和离港,比2022年增24%;货物量也达1亿1300万吨,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