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此重要事件,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年以顾问角色陪同胡志明市发展的经济专家陈游历博士。
记者(●):您能否评价本市作为全国经济驱动力的地位和角色?
陈游历博士(▲):本市为全国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逾20%、财政预算收入的30%、工商业产值的25%,引进外国直接投资(FDI)一直领先。本市的亮点是拥有充满活力的创造力传统之地,在革新开放(1986年)前夕已为全国贡献了许多经济模式,并在我国制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若从1980年到2025年计算,经济规模扩大约30倍;走向现代文明的都市规模扩大4倍。改造旧都市以开发新都市时已换上市容,并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迈向国际都市。
但近10年来,本市的地位和角色无论在对经济的贡献还是在发展模式方面都有所下降的迹象。由于管理机制问题,许多项目、工程被“搁置”,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党中央政治局2022年12月30日颁行关于至2030年和至2045年愿景胡志明市发展方向与任务的第31号《决议》,以及政府总理2024年12月31日签署有关核准本市2021-2030年时期和至2050年愿景规划的第1711号《决定》,提出了未来20年至25年的发展目标:“本市朝着与世界各大都市比肩的发展目标迈进,成为亚洲的经济、金融和服务中心;成为全球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拥有独具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市民享有高品质的生活;是南部重点经济区的核心,也是全国的增长极;更是吸引国际金融机构与跨国经济集团的聚集地。”
●对于两位数经济增长的目标,本市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经济、科技潜力、人力资源等方面来看,本市都要继续在经济管理革新、建立创新生态体系、转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发挥领先作用,因为本市是拥有更快、可持续地迈入新发展阶段的最佳条件之地。
据此,本市的经济增长率须维持如以往所实现的那样,经济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约1.2至1.5倍。其中,2026-2030年阶段的地区生产总值(GRDP) 增长率高出全国的1.2倍,2031-2035年阶段高出1.5倍。也就是说,在2026年至2035年阶段,本市经济须达年均11%至12%的二位数增长,并在未来10年维持年均9%至10%的稳定增长率。
本市的经济活动要具备全国最强的“市场化”特征,同时提高国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门户作用,其中建设芹耶国际中转港与国际金融中心是突破口。
本市要作为成功实现东盟三强体制竞争力提高目标的地方,这是中央提出的目标。3个基本因素包括:提高竞争力、体制;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尤其是数字设施。
●再谈党中央政治局第31号《决议》以及政府总理第1711号《决定》,请问本市要集中开展哪些工程和项目,以给本市换上新颜?
▲我认为,本市须迅速、有效地实施2021年至2030年阶段和至2050年愿景的胡志明市规划。今年须调整至2040年、至2060年愿景的本市总体规划。制定具体提案和项目,以便配置资源、招商引资,并按照本市下放权力的机制落实吸引私营投资政策。
集中快速且有效地处理因法律障碍、长期搁置规划、没有投资商而暂停多年与长期拖延造成资源浪费的项目工程,旨在吸收投资资金。
完善区域互联互通、高速公路和环市三路、环市四路(正在实行,于2024 年开展)的交通系统;在2025至2026年阶段完成环市二路的连接工程;按规划开展南北交通轴线和西贡河畔干线。
根据国会第188号《决议》,按照都市铁路系统的进度开展,目标是到2035 年建成约355公里的都市轨道;开展胡志明市-芹苴市高速铁路工程;研究芹耶县与巴地-头顿市的连接方案;连接守添站和隆城国际机场的都市铁路。
根据市委常委会的结论,从今年起及后续几年,对17个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区中的5个进行功能转换;制定2026-2035年阶段的本市工业转型总体计划。这是本市须迅速实施以吸引新投资资金的必然趋势。依照中央审批的内容建设本市国际金融中心,以逐步确立在本地区乃至全球的地位、作用。
与此同时,继续处理在河涌上与沿岸的房屋改造项目;明确河流都市的特征。目标是到2035年将迁移近4万间在河涌上与沿岸的房屋,并整饬不安全、住宅空间不足的深巷居民区。房屋发展、残旧公寓改建及重建的进程取得突破。
在党中央和国家领导的有力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机构重组革命,为本市建设高效能、高效力、高效率的公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机制运作和新时代发展趋势、国家崛起纪元。
记者: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