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底以来,一系列大学公布了2025年新增专业招生计划,旨在满足有望将越南迈入新纪元的许多领域人力资源需求。
培训符合趋势
根据2025年培训计划,本市国立大学将实施若干跨专业、跨校际培训计划,提供以下领域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能源(再生能源,核能)、物流(地铁营运,隆城国际机场,高速列车)、教育科技、土地经济、数字农业技术、数字农业商业、医疗技术等。
与此同时,市经济大学将开展数据分析与可持续企业管理等两大新专业的招生计划。市技术师范大学新增6个培训专业,包括营养与食品科学;资源环境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业);金融科技;企业管理;技术物理学(半导体和感测器技术、测量方向);通讯科技(数字通讯与多媒体技术)。
财政与市场营销大学计划开设审计、经济管理和数据科学等3个新专业。本市银行大学将开设电子商务、人工智能(AI)、审计、法律学等4个属于标准常规课程的新专业,以及半英语课程的经济法律专业。
不仅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也快速赶上趋势,参加培训人才紧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专业高素质人力资源。今年FPT大学也会开设若干新专业,如金融科技、数字银行金融等。
基于3大因素
除了大学外,职技学校也快速转型,推动合作培训工作,及时向国家提供人力资源。Lilama2国际技术高等学校校长阮庆强硕士表示,学校早已培训各领域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如机械制造、电子、制冷等,都达相当于美国、英国、德国等的国际水平。这是Lilama2学校大胆转向培训航空技术专业,为隆城国际机场项目乃至航空领域服务的重要前提。
近日,Lilama2学校接受英国教育机构培生(Pearson)辖下的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简称BTEC Pearson)的“半导体技术与碳信用额培训课程”转移。阮庆强校长说:“我们努力成为职技教育数字转型的典范。从而创造新的价值观、新方法、培训与科研效率、质量突破。”
面临培训单位纷纷开设新专业的情况,许多专家对培训质量感到担忧,因为这些都是新专业,讲师和专家将会短缺。教育与培训部所属大学教育司副司长范如艺博士强调,开设新专业必须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符合大学的职能及任务。
此外,开设新专业前须先进行调查和评估需求是必要的任务,其中要基于3个因素:社会的人力资源需求、大学满足需求的能力、同一培训专业的大学培训质量情况等。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陶中成表示,新兴产业要由高素质人力资源运营,才能朝着自己的轨迹发展。换言之,人力资源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投资培训基础设施和开发人力资源。培训计划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有国际专家参加。陶中成副院长强调:“培训课程的设计需要企业直接参加,确保大学生毕业后不仅精通理论,而且还具有立即应用于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