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府会馆由部分华人于第十七世纪末期兴建,以作为供奉众神和同乡们见面、交流的地方。本头公庙供奉的主神是本头公,即是福德正神--在华人的信仰里是保护土地与人民的神明。值得一提的是,本头公庙不仅是在区域里唯一一个地方供奉本头公为主神之外,该庙还记录了福建华人在西堤定居与融入的过程。
二府会馆获建在堤岸的中心地段,附近是许多市集、专营街和第五郡邮政局。该会馆面积宽逾2500平方米,大院占三分一面积和有三重门。会馆右边是陈佩姬中学,原先是福建中学由二府会馆兴建。会馆建筑的突出之处是船弧形屋顶,用各块陶瓷装饰成龙型、鲤鱼型的浮雕。是一座很具特色的建筑工程和有精巧的木制雕刻艺术,会馆不仅体现出越华文化的交流,而且还记取了福建华人群体在此定居与融入的烙印。
本头公庙不仅是一座民间信仰的庙宇,而且还有具有建筑与美术研究的价值。建筑系统和各精巧的雕刻有助该庙宇成为一座有独特、突出的建筑。装饰图案体现不同主题,但总体来看旨在表达人民对各神明的心思与愿望,以祈求得到庇护。通过此,体现出福建华人的心灵与文化生活。
![]() |
二府会馆关照清寒乡亲。 |
每年,根据农历,二府会馆组织许多祭祀活动,吸引众多善信前来上香参拜。两个主要的节日是于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的本头公生辰与忌辰日子。在这些日子,会馆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舞狮、舞龙、表演福建古乐等等。
二府会馆的总体建筑比较简单,但突出、精巧,肯定艺术的最高水平。虽然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而加上多次进行维修、重修,但是二府会馆仍然保留着原貌。 1998年8月31日,二府庙获我国文化新闻部(今为文体与旅游部) 公认为“国家级艺术建筑遗迹”。于2023年胡志明市100件有趣事件评选活动中,本头公庙盛会获推举为有趣文体-旅游事件。
除了具有建筑、雕刻艺术价值之外,这里的古代文物也很有价值。可以肯定,本头公庙不仅是满足有关信仰需求的地方,还是福建华人同胞的聚集与互相帮助的地方。一直以来,该会馆不仅照顾孤寡长者、环境清寒乡亲、致力维护福建文化艺术以外,还经常响应各级社会慈善、消饥扶贫、励学等活动◆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