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 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传统艺术空间:现代都市的文化本色

从公寓院子到酒吧,从古街到河畔,传统艺术正努力以亲切而新颖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逐步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想让改良剧、㗰、嘲剧真正触动观众的心弦,就要有新的表达方式,尤其是需要稳定的演出空间。

在阮惠步行街举行的“南方音色”节目中的㗰剧表演。
在阮惠步行街举行的“南方音色”节目中的㗰剧表演。

传统艺术走出剧院

改良剧曾是本市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今却只剩下寥寥几个演出场所。首都河内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许多㗰剧、嘲剧和水木偶的演出场次主要是按照计划安排接待游客或学生。对观众而言,欣赏一场传统艺术表演有时更像是在“特定季节”才能享用的“文化特产”,只在某些特定时间段才会热闹一阵。

演出空间匮乏的现象已持续多年。市戏剧协会主席、人民艺人陈玉饶表示:“剧院固然是重要的演出场所,但若要推广传统艺术、接触更多观众,我们不仅需要专业剧院,还要有多样的艺术空间。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完全具备承办传统艺术演出的条件,但未被有效利用。”目前,年轻人可以接触、体验、交流的传统艺术空间太少,在现代都市中也尚未真正焕发生命力。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依然有些值得鼓励的努力。以本市㗰剧艺术剧院的节目《南方色-玉印》为代表,便是一项典型的尝试。该节目融合了㗰剧、杂技、舞蹈与美术的综合艺术手法讲述南方土地的开拓故事,旨在打造具有文化与旅游价值的产品,让㗰剧更贴近年轻人和国际朋友。此外,㗰剧还被带入了多个公共空间,如本市书香街、西贡中心邮政局、黎文悦陵、西贡双层观光游船之旅等,演出了一些经典折子剧,如《刘金定寿州救驾》、《温亭斩佐》、《钟无艳大战吴家》等,向民众展示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河内,㗰剧、嘲剧正逐渐回归古街区和社区空间,更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若干演出空间以全新的方式,推动传统艺术走进民众生活。2020年11月,经典㗰剧《山后》就在钦天街B2集体住宅区的院子里上演。传统㗰剧与嘻哈、电子音乐的融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独特艺术体验。观众挤满了公寓院子,甚至从窗户探出头来观看,现场气氛热烈、感人至深。

2023年11月,㗰剧与当代舞融合的节目《回音》在嘉林火车厂的空间内上演,作为在河内创意设计节框架的一部分。该事件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加,为传统艺术开启了全新的观赏与互动方式。盲歌、嘲剧等其他活动,也与艺人互动结合,使这一场所成为有趣的目的地。

这些模式显示,一旦将传统艺术走出封闭剧院,融入生活空间与社区活动之中。然而,上述节目还没有定期举行。尽管公立艺术团体获得了可观的财政投入,但节目内容创新与表演方面仍缺乏突破。与此同时,年轻艺术家团体或社会化项目则面临资金与演出空间的双重困境,使得许多具有潜力的创意难以长期维持和发展。

需要同步措施

在今年3月举行的“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融入背景下,保护与弘扬越南传统艺术价值的现状及措施”研讨会上,文体与旅游部副部长谢光东致词时表示:“传统艺术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内在动力,助力塑造民族本色。传统艺术需要被培育,并结合现代元素,才能广泛传播并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社区是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遗产的核心力量。但要实现预期的目标,就要采取从辅助政策到提高认知的同步措施,让民众与传统艺术紧密连结。投资公立单位固然必要,但也须创造条件,让社会化项目能够获取资源辅助,包括演出空间、财政和传媒辅助等政策。从已举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节目来看,文化宫、博物馆,甚至火车站、公园等公共空间,都完全可以成为“文化中转站”。

人民艺人陈玉饶曾建议将黎文悦陵遗址设为定期举行传统艺术表演的场所。在那里可以按照原版表演㗰剧和南部才子弹唱,无需过多的技术设备。此外,本市还需要另一个演出地点,能够定期表演节目,介绍传统艺术,既保留传统艺术的原貌,又融入传统与现代的创新作品。这是一个让年轻观众更熟悉、理解并喜爱传统艺术的有效途径。人民艺人陈玉饶认为,阮惠步行街非常适合开展这一项目◆

数字时代的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正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发展新方向:数字化并在数字平台上广泛传播。许多年轻人选择抖音和YouTube,以他们独特、亲切、富有创意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故事。从使用现代语言讲解㗰剧、嘲剧故事的短视频,到经典的改良剧选段等,传统艺术在数字空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统艺术单位也开始“加入战局”。越南改良剧院曾进行多平台媒体传播的试验,介绍新的项目和作品。越南改良剧院院长、人民艺人赵忠坚正在筹划结合科技与人工智能(AI)的项目,使用改良剧语言讲述民间故事、传说等。本市㗰剧艺术剧院由一群年轻人创建了抖音频道,合作举行㗰剧的研讨会。该事件吸引了网络社区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

传统艺术已成为创意素材。在数字平台上,年轻人从观众角色转变为叙述者、民族文化价值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数字化、科技与AI的融合,成为帮助传统艺术以更现代、更生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复兴”的战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