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遷補償政策未詳
已到中午,阮氏菊3母女仍在陳興道街440號公寓三樓一個住戶單位裡縫補衣服,她不時看著天花板,那裡有斑駁脫落的水泥汙漬,並悶悶不樂地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搬出這棟快要倒塌的公寓。”
50多年前,她們一家搬到這棟公寓居住。過了好幾代,這個住戶單位現是她和兩個女兒的棲身之處。公寓於1975年前建竣,至今已嚴重損壞。公寓各個住戶單位的牆壁上出現許多裂縫,甚至露出了殘舊鐵架。從2016年至今,她們多次收到地方政府邀請參加有關搬離公寓的會議。然而,搬遷補償政策不明確,所以阮氏菊大娘和其他民戶仍不肯搬走。
阮氏菊大娘說:“我一直很害怕,但現在也不能搬到別的地方居住。我的願望是換房子,即我搬出這個地方,政府會給我另一個已獲簽發房屋所有權證書的住房單位,而不是暫住地方。”
她鄰居是15號的裴氏利,她擔心雨季快到了,住房漏水和牆壁發黴。幾天前,她須聘人將混凝土塊密封起來以防漏雨滲水。此外,地基下陷情況也使住房單位更傾斜。
裴氏利大娘透露:“我老了,沒能力掙錢。我希望職能部門提出明確的補償價格,讓我們尋找新的住處。別要求我們搬到暫住區居住,一切都不清楚,我們很難搬走。”
陳興道街440號公寓座落在吉利的位置,靠近周文廉街與陳興道街交通樞紐。本市於5年前已制定搬遷公寓的計劃,但這裡的生活節奏至今依然如常。公寓樓下還有若干民戶開設飲食店及服裝店。樓上還有近20個民戶因“補償政策不詳”的理由而堅持住下來。
住在該公寓的居民雄兄說:“我們住在這裡習慣了,方便買賣以增加收入。現在要搬到樓上的暫住地方,不知道做什麼來過活。政府最好公佈合理的補償價格及妥當的補助政策,讓我們自己尋找別的地方居住。對於有需求的民戶,才安排他們搬到暫住區居住。現在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民戶仍堅持在危險的地方住下去。”
要確保民眾的安全
第五郡人委會表示,陳興道街440號公寓共有3層、天台、鋼筋混凝土屋頂和鐵皮瓦片屋頂,建築面積逾241平方米。該公寓有21個住戶單位,其中有19個是私人所有權,餘下兩個由第五郡公益服務一成員有限公司管理。
根據2016年的檢查結果,該公寓被評為D級,潛伏危險和要拆遷。公寓拆遷後,符合規劃的面積只剩下170平方米,故不夠興建新公寓。2017年,第五郡人委會曾制定搬遷居民和拆除公寓的計劃,但因遭遇羈絆,所以至今仍未開展。
該郡人委會告知:“本郡人委會已責成場地清拆補償委員會與第十一坊人委會配合,接觸、動員及說服各民戶搬遷到第六郡安富公寓暫住。但各民戶建議政府付款讓他們租房暫住,並以妥當方式計算私人住房單位的補償價格。”
最近,第五郡人委會向市人委會提議多項與陳興道街440號公寓拆遷問題相關的內容。其中,考慮授權該郡執行關於上述公寓緊急拆遷《決定》的頒行任務和權限。此外,審議落實給第五郡人委會撥發經費以進行拆遷工作的政策。第五郡人委會也建議市人委會委責成建設廳指引進行補償、輔助和安置工作,同時委派各職能部門指引處理拆遷及回收後的土地。
市建設廳表示,陳興道街440號公寓的檢查結果被評為D級,潛伏倒塌危機,工程結構承載力不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各住房單位出現危險情況,這是急需拆遷的危險公寓。根據現行的住房法律規定,若公寓住房單位所有權持有者和居民不同意拆遷,權力機關將強制搬遷和安排暫住、安置,以確保居民性命、財產安全和回收土地,之後按已獲審批的規劃進行興建新工程。據市建設廳的資料顯示,該單位最近呈文建議市人委會責成第五郡人委會執行關於上述公寓緊急拆遷《決定》的頒行任務和權限。市人委會的正式《決定》出台後,該廳將跟進、督促第五郡緊急執行以確保居民的安全。與此同時,市財政廳還向市人委會作參謀以分配財政預算,用於支付補償、輔助和安置等費用◆
市人委會表示,全市現有14棟公寓的檢查結果被評為危險D級。但至今只有6棟公寓(共有333個民戶)已完全搬遷,5棟公寓尚未完成搬遷,還有3棟公寓尚未搬遷,那是第五郡陳興道街440號、新平郡李常傑街137號和149-1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