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将资讯科技应用费用纳入医疗费用一事是否导致医疗费用上涨呢?
加快电子病历完成进度
自2019年3月起,卫生部已要求医疗单位开始实施电子病历管理规定。该规定实施后,期望能实现各家医院之间检测结果互联互通,病人转院时不必再次检测,从而节省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时间,同时降低医疗开支。
然而,经过6年多的实施,截至5月4日,全国仅有169家公私医疗单位公布成功实施电子病历。卫生部要求,全国医院在9月30日前完成此任务。
据卫生部副部长阮知识表示,电子病历的推行必须真正落实,带来具体实效,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为人民和医疗单位带来实际利益。
在卫生部颁布督促医院实施电子病历的计划后,在从4月至5月的1个月内,又有16家医疗单位完成了这项工作。同时,根据统计,全国现有近1650家医院(其中有约380家民营医院),尚未完成电子病历的医院数量非常大。
造成电子病历推行进度缓慢的原因之一是资源和经费上的困难。
增加费用,医院收费会上涨吗?
根据卫生部的最新计划,预计将把资讯技术应用开支纳入医疗服务费用中。卫生部已责成计划与财政司,并要求在2025年6月前完成。
根据《诊疗法》规定,自2024年起,诊疗服务的总成本包括4个部分:人工成本;病人的直接费用(血液、药品、输液等);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管理费用。新建医院大多收取人工费和直接费,其余的两项尚未列入医疗费用。
资讯技术费用归类为管理费用。白梅医院院长陶春机表示,将此费用纳入诊疗服务价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院有资源投资于科技设备中。在许多国家,此费用等于医院总收入的3%,从而解决许多医院因资源不足而无法如期推行电子病历的问题。
德江全科医院院长阮文常表示,越南正处于初期投资阶段,因此初期的开支在总收入的10%左右,然后逐渐下降。
他指出:“将资讯技术费用纳入医疗服务费用一事虽然会增加医疗费用,但长期以后能节省一些开支。其总,最明显的例子是X光或PET-CT等影像不需再印制底片,而改用PACS影像储传系统,其费用仅为购片和列印费成本的50%至70%。另外,在应用资讯技术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常见疾病医疗数据系统,从而将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节省治疗费用。”
白梅医院院长陶春机告知,仅仅是不列印胶片或取消纸张作业,就帮助医院每年节省了1000亿元,这笔资金可再投资于医院资讯技术系统和数字化转型。
他还认为,电子病历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国家医疗数据库,不仅可辅助政策制定、科研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还能有助优化药品和设备的规划。当互联系统完成后,医院之间就可以共享检查结果、影像,有助大幅降低病人的开支。
卫生部一位资讯技术专家也指出,将资讯技术应用开支纳入医疗服务价格一事当然会导致医疗费用上涨,并说:“涨幅会根据实际的技术应用成本来计算,还需依医院规模而定。特级医院每张病床的费用与县级医院的将有所不同。”
他也告知,卫生部于2017年曾就此类费用制定草案,但现在需要重新制定。他说:“即使费用上涨幅度不大,但当其适用于所有技术服务时,仍将是一笔额外的成本,或多或少会对人们产生影响。”
专家也指出,当医疗费包含资讯技术费用时,医院费用会增加。然而,医保参保者将得到医保基金支付费用,而不必像现在须支付基础设施折旧费和医院管理费。正确、足够的医院收费将逐步减少民众自付的费用◆
医疗费不涨反而可能降,为什么?
据白梅医院院长陶春机表示,若投入1元于资讯技术,可节省10元。例如,在白梅医院,实施电子病历已有助节省了底片列印、油墨、纸张、影像储存等成本(仓库租金通常每年为30亿元),这些费用每年为1000亿元以上。
另外,医院间资料互通将有助减少重复检查和影像拍摄费用;长期以后,有助标准化各级医疗机构间的检验和影像质量,提高诊疗工作质量。
另一重要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管理健康数据和疾病模式,从而制定疾病预防战略、投资设备、购买药物和疫苗等。这些数据都非常重要。
他说:“我认为,资讯技术会节省许多开支。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以后可节省许多其他开支。因此,如果坚决实施,医疗费可能不会上涨,反而有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