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供排水協會表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有833個達都市化比例為38%的都市,預計至2025年該比例將為50%。在過去20年,國家投資21億美元以建設排水系統。排水系統的覆蓋率達63.9%。排水系統主要是公共排水渠,與全球其他都市相比,佔人均比例還低0.5米(世界的比例為2米)。
各專家認為,要有效地監控本市水淹問題,必須制定規劃、管理措施、工程及非工程的技術、呼籲社群參與及改變行為等等協調建設規劃與監控治水規劃,確保與規劃設計數據相符,例如:建設地基高度要確保地面水排放。對於新都市,必須營造佔都市面積的5%以上的水面空間、綠樹公園;對於不確保上述比例的舊都市必須增加存儲雨水的地下空間、減少混凝土化比例。
關於治水問題,環境技術與科學院(IESE)院長阮越英副教授、博士告知,各都市必須制定排水規劃,採取持久穩定的雨水排放措施(SUSD),以減少水淹,有助建設生態都市,確保自然水循環。這是就地儲存水量,源頭放慢水流、減少都市下游排放水的需求,有助現有排水系統的功率可滿足因氣候變暖使降水量增加的排放需求。各儲存雨水項目需確保吸收每場雨的20%降水量。阮越英副教授、博士也建議,按公私合營(PPP)模式開展是非常重要,其有助鼓勵各經濟成份參加投資和開拓都市技術設施系統。要做好此事,需注意到開支、利潤、各政策的頒行及實施。
目前,新都市排水規劃只開展了21個項目;新都市排水管理規定僅在全國63省中的43個省、市頒行。許多都市因雨水、潮汛受淹,受影響的面積與年大增。原因是水利、農業的規劃和都市排水、建設規劃尚未統一。許多新都市的規劃仍未滿足水面面積、綠樹比例的標準或不遵守地基高度規劃。都市混凝土化讓水滲透能力下降,水流加速,潮汛更深地入侵陸地。此外,因開拓地下水,故都市的地基下陷(本市每年地基下陷速度為10毫米)。另外,民眾的意識不高,仍向排水系統亂丟垃圾或霸佔水上面積、排水工程(河流、涌渠、湖泊等等),導致都市水淹情況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