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越南,中秋節又稱作“望月節”。每逢佳節時,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這種中秋節習俗就這樣傳承,也形成一個傳統的中秋節活動。同時相信祈求月神的保祐,可以使全家團圓吉祥,因此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就是團圓的象徵。
而現在,中秋節不僅是吃中秋月餅賞月,而是人們互相傳遞愛心,把節日變得更有意義。為了增加中秋節的氣氛與意義,許多單位都紛紛舉辦中秋節活動,希望分享這份愛心。具體如潁川華文中心、慈念外語中心等若干華文中心,為了讓小朋友對中秋節的起源、來歷、意義、有更多的了解,特在中秋節當天向小朋友講解該節日的故事,贈送中秋花燈給各班小朋友,教學生唱中秋節的兒歌。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華人企業,於佳節來臨前,都會贈送月餅給貧困者、貧寒學生,以分享節日的快樂和實現企業“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精神。具體是Sweet home餅家總經理劉立政,每年都向若干華文中心的老師和學生贈送月餅。今年8月中旬,該餅家繼續向潁川、啟秀、禮文、慈念、文朗華文中心師生贈送上百盒月餅(見圖)。Sweet home餅家總經理劉立政親自前往探望小朋友及贈送禮品。在聚會上,他表示,感謝本報的穿針引線,讓他有機會認識各所華文中心,希望與大家分享一點愛心,增加節日的氣氛。各華文中心也深感謝劉立政經理的一份愛心。從2016年起,他一直維持這饒有意義活動。
提起中秋佳節關愛社群的活動,不能不提起大發餅家主理人台商許玉林,他一向著重分享愛心。每年該餅家都到各省市派發月餅給偏遠區的孤兒院、老人院。今年該餅家繼續組織兩個慈善團到訪孤兒院及老人院,並向他們贈送台灣風味的月餅。台商許玉林先生一直把越南視作他的第二個故鄉,所以於佳節來臨,也希望與越南的弱勢社群分享中秋節的溫馨和快樂。
每年中秋節,本市各郡、縣政府都會舉辦若干切實的活動來關照貧困子弟。其中有第五郡勞動聯團,婦聯會已為勞動子弟、貧困子弟、殘疾兒童舉辦聚餐、雜技表演、文藝節目等活動,並贈送月餅及花燈,為貧困子弟營造熱鬧溫馨的中秋節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