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是細菌防禦病毒侵入的一種機制。細菌將CRISPR/Cas系統作為一種份子“搜索引擎”來定位病毒序列,並將其切割以使病毒失效。研究這種複雜防禦機制的法國科學家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道德納因開發出了可高效修改細胞基因組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於202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CRISPR如今已被用於精準識別各種生物體,如檢測樣本中是否存在細菌或病毒。為驗證CRISPR/Cas檢測方法能否用於太空環境,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製作了相關試劑盒,並由以色列人斯蒂貝帶入國際空間站進行實驗。今年4月,斯蒂貝作為全球首支由私營企業組織的“全私人”宇航團隊成員之一,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公報說,實驗非常成功,CRISPR/Cas能夠在太空中識別目標DNA(脫氧核糖核酸),提示特定病毒或細菌的存在。這證明即使在幾乎沒有重力的環境中,也可精確靈敏地完成基於CRISPR的診斷。
“太空條件極其複雜,治療方法也非常受限,因此以一種快速、可靠和直接的方法識別病原體至關重要。”領啣這項研究的特拉維夫大學教授布爾斯坦說,如今人們熟知的聚合霉鏈式反應(PCR)等檢測需要訓練有素的人員和相對複雜的設備,而基於CRISPR的診
斷整個過程可在一個小試管中進行,能很好地適應宇航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