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媒体不断敲响警钟许多人仍掉进假送货员陷阱

由于假送货员能准确说出包裹名称、收件地址与金额,使得受害者毫无防备地上当受骗。

骗徒通常会在收件人不在家时,假冒送货员要求提前转账。
骗徒通常会在收件人不在家时,假冒送货员要求提前转账。

在网购蓬勃发展的时代,货到付款(COD)方式仍受越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期与送货有关的诈骗情况不断增加,手法愈发狡猾。

骗徒通常在收件人不在家时,冒充送货员要求提前转账或声称将把包裹寄放给邻居。然后,编造各种理由,例如:“转错账户”、“被公司罚款”或“生活困难”等博取受害者同情,致其失去警觉。

值得注意的是,骗徒掌握买者的详细个人资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地址、订单内容,令人对电商平台的资料外泄风险感到担忧。

老套诈术仍见效

住在本市的范英叙述,她刚成为冒充送货员骗局的受害者。她上班时接到一个自称送货员的电话,能清楚说出商品名称与订单金额。对方要将包裹寄放在邻居家,并要求她转账付款以便交货。起初她拒绝,但对方不断来电,抱怨送货费只有几千元,还得打这么多通电话,让她感到愧疚。她愤怒地说:“我觉得对方也挺辛苦的,就转账了。没多久,那人又来电,说我转错账户,要我改转到另一个账户。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同样,寓居巴地-头顿省的胡氏玉最近在休假期间接到送货来电。对方不停苦苦哀求,声称节日仍得工作赶单,家中经济困难,无奈只能出来奔波。几番博取同情后,对方成功骗取她的13万8000元。

住在平盛郡的黎氏垂庄告知,她最近差点落入冒充送货员的骗徒的陷阱。他叙述:“当时我正在上班,就有人打电话来说在配送我订的包裹。他说已经把包裹寄放在公寓保安处,并要求我先转账3万元作为运费。那人语气非常急切,说天气炎热,送货到很多地方很累,希望我能理解。”

然而,由于对方的语气太过急促,加上这种送货方式异常,她心生怀疑,便拒绝转账,说稍后会查证。当晚回家后,她询问保安人员,并要求调阅大厅监控录影,但完全没有任何人如来电者所言曾投递过包裹。

她随后拨打那个电话想询问情况,对方立即改变态度,不但口出恶言,还对她威胁,接着迅速挂断电话。她说:“那时,我就确定自己遇到诈骗了。还好我当时保持警觉,不然就白白损失了钱。”◆

国家网络安全协会技术部主任武玉山提醒,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只使用可靠的平台,限制在网络空间提供资讯,绝对不与任何人分享一次性密码(OTP)或个人资讯,即使对方自称是职能机关干部或企业工作人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