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方自決
本市一家房地產公司領導告知,市建設廳建議,人均住房面積須達20平方米以上,才可在租用、借用、寄宿的合法住處登記常住(在本市入戶口)。與此同時,河內市人民議會規定,至2015年底,人均最低面積為15平方米。而芹苴市規定,寧喬郡的人均最低面積為20平方米;丐冷、平水、烏門、禿諾等郡為18平方米;豐田、泰萊、紅旗、永盛等縣為15平方米。峴港市也有類似規定,海州、清晰郡為20平方米,其餘的郡、縣為15平方米。
因此,在中央直轄市,用於在租用、借用、寄宿的合法住處登記常住的人均住房面積比法案提出的起碼面積大得多。這位領導告知:“各地方規定的人均住房面積現已大幅度地調增,而且各所不同,大部分地方都有自己的規定。若按《居住法》草案(修訂)規定人均面積為8平方米,則低於當前的規定水平,因此不會給各城市造成任何阻礙,但與現實相比,顯然存在巨大的“差異”。西貢海星股份公司總經理黃文山認為,若對所有地方採取劃一規定則有點死板,就如山區與本市在各方面都不可混為一談。
另一方面,黎成公司經理黎友義分析說,本市現只允許建設面積為10至12平方米以上的出租房子。若草案規定人均面積須達8平方米以上才可登記常住,則在租房子住的一對年輕夫妻中,只有1人可登記常住。那麼,若採取此規定,有錢人並沒受到任何影響,但對於窮人、勞動者卻不利,因為將很難登記常住、暫居,從而難以讓孩子上學或診治病。
窮人受影響
市律師團陳明強律師提問:國會正審議通過《居住法》(修訂),其中考慮取消為了在中央直轄市登記常住的特殊條件(取消暫住期限規定),同時也考慮取消戶口簿、暫住簿。現在提出以人均住房面積登記常住的規定是否矛盾?
另外,《憲法》明確規定,公民有權在任何地方居住。因此,提出限制此權利的約束性規定是否合理?按世界上各大都市和各發達國家的經驗,不以戶口簿、而以公民身份證或公民編號等來管理,將有助確保公民的權益,確保關於秩序治安、社會安全。實際上,沒有本市常住戶口的人若有穩定的合法住處及沒有孩子,則其居住、生活近乎沒有遇上任何困難。因此,應該取消可影響到民眾的權益的戶口簿,因為戶口簿、常住登記手續一直引起很多麻煩,限制公民權,尤其是對於來自其他地方的貧困勞動者。
陳明強律師強調:“按公安部的報告,在5個大城市登記常住的民戶和人口分別為470萬個和1800萬人。其中,登記暫住和不登記常住、暫住,但經常居住的人數佔人口總數的近23%。若規定不合理,單是這5個大城市已有23%人口受影響。因此,應該取消登記常住的手續,進一步取消戶口簿,這種手續一直引發許多麻煩,限制公民權,尤其是對於來自其他各省的貧困勞動者。應該以公民身份證管理,這公安部肯定做得到。”◆
黎成公司經理黎友義認為,之前規定若人均住房面積達5平方米,就可登記常住,現在調增將給窮人造成影響。因此,對於租房居住的工人,只應規定人均最低面積為5平方米,以免影響其權益和義務,如:讓孩子上學、購買醫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