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
现年31岁、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应用金融专业硕士阮氏红玉,在一家亚洲地区办事室设于香港的保险公司担任资讯技术部高级软件业务分析与管理职位。她介绍,跨国集团每年通常会为应届毕业生或工作未到一两年的年轻人开展实习管理员计划。
“学生可以通过公司在脸书社交网上的粉丝专页,或Vietnamworks、Ybox、LinkedIn 等招聘网站来关注这些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从上万份应聘卷宗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并将他们从实习管理员培养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她又说。
本身是个内向的人,曾在澳大利亚就读应用金融并以金融与管理为事业路向的她,曾认为自己不适合在这家竞争激烈的公司工作。然而,有机会在亚洲地区办公室工作,并由高阶主管亲自指导,为她开启了在国际环境中学习与发展的契机。同时,她也有机会在资讯技术的全新领域体验工作能力。
她说:“我想通过此事说出自己的观念,为了充分利用机会,学生就不应该限制自己的选择。”她还透露,经常面对不同压力,如要适应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或务必在短时间内满足各个高级工作要求。为了管理上述压力,她要优先制定明确及具体性的工作计划,每周与上司讨论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有效地管理工作时间。
她表示,跨国公司通常要求人员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合作办事,所以别怕在会议中讨论和提意见,即使人员的英语一开始还不太流利。大家会更看重你的参加精神与合作态度,而不是通过雅思8.0的成绩。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也能够以不同方式与其他同事配合,有助于人员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要求。
她还认为:“如果具备足够的能力,大家可以了解利基市场。这类工作通常要求在某一特定领域掌握高度专业知识,但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竞争相对较小,而且薪资也比一般职业较丰厚。”
各家跨国公司招聘新人员时,会常注意应聘者的职业道德和解决问题能力。大中学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透过积极学习、提升技能,并且即使只是小组演讲作业,也要抱持最高的责任感来完成。
社科大学生能否在跨国公司工作?
河内国立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生、美国班尼迪克大学的英语讲师、独立教育咨询专家裴庆原硕士告知,在越南,有许多银行、制造、科技、能源、电子商务等跨国公司。因此,这为求职者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他介绍:“一家大公司通常会拥有标准的运营架构,包括业务、行销、财务、生产、人事、公关与传媒、法务、资讯技术等部门。因此,学生可以事先了解自己有意应聘和从事的职位。”
跨国公司的营业领域丰富,职位数量可能多达数百个,分布于不同部门。因此,这些公司需要招聘曾受训的各个领域人才,如经商(会计、审计、经营分析、销售、行销、营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或技术专业(技师、技术人员等)。
裴庆原硕士认为:“在跨国环境中工作,当然需要具备外语能力以便于日常沟通。同时,要求拥有多元文化的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所谓的全球化思维,就是能够掌握资讯、跨文化合作,将自身的价值带入国际舞台并能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
此外,他还告知,跨国公司的人力需求多样化。许多职位并不要求学生毕业于科技或经济相关科系才能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实际上,许多年轻人就读社科与人文、艺术等领域(统称为创意类科系),依然能担任多种职位,例如传播、公关、可持续发展、打造品牌、行销、培训、人力资源专员,甚至是策略规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