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还是一个未满18的小丫头,当年环境很困难,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报纸,每天都是从邻居的一位老伯伯看完后转送给父亲。我看到父亲在外劳碌了一天回来,每个晚上饭后都拿着报纸入神的阅读,我真不知道报纸上有何吸引力?
那段时间,白天我在一家服装店当学徒,晚上却在陈佩姬学校进修中文,由陆进义老师任教。当年,陆老师是华文《西贡解放日报》的副主编。所以每晚除了讲课以外,他会谈及一些报纸上话题,我才真正认识了华文《西贡解放日报》。在陆老师的指引和教导下,我们班同学也学起写作,许多班上同学也成为报社的文友。一次报纸上谈及“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那时我也兴致勃勃就写了一些个人意见。没想到,过了几天,看到自己的文章出现在报纸上,让我高兴不已。从此之后,我更加努力学习中文和勤奋阅读报纸。后来,因种种原因,我没有再投稿。但是,几十年来我一直是华文《西贡解放日报》的忠诚读者。至今还保留着贴满在华文《西贡解放日报》刊登文章的练习本。偶尔翻开已经变黄的练习本,那是一种夹杂怀念与感慨的心情。
写到这里,我脑海又浮现陆老师的影子,彷彿又听到陆老师的讲课声和歌声在耳边迴荡。陆老师不论日间在报社有多忙,但从来没有迟到,每晚都准时和热情地为我们上课。每次快下课的时候,陆老师都喜欢唱起那首《杜鹃花》的歌曲:“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畔,多美丽啊!像村家的小姑娘,像村家的小姑娘”。不管多少岁月已溜走,但我相信曾经是陆老师的学生,都会对上述情景留下深刻印象。
言归正题,华文《西贡解放日报》50年来一直是广大华人同胞的精神粮食。如家中的慈母,年已80有余,但每天清晨都按时拿起报纸阅读。如果某日没有报纸了,最不习惯应该是一些年岁已高的老读者。但无可奈何,时代变迁,我们唯有追上时代趋势去改变自己、慢慢去适应。突然我想起一句话“别担心,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希望今后会有更多读者支持华文《西贡解放日报》的新媒体。在此,衷心祝愿华文《西贡解放日报》永远陪伴华人同胞,永远是我们的精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