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与企业合作
市国立大学所属百科、自然科学、资讯技术等大学与技术师范大学、工业大学早已进行培训微晶片人力资源。目前,本市在半导体微晶片领域的人力资源供应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有近5000名技师。
除了电子电信专业外,与微晶片技术相关的机电一体化、电脑工程、嵌入式系统、物联网等专业,以及最近被大学纳入培训课程的微晶片设计技术。本市技术师范大学电力电子学系主任阮明心副教授、博士说:“根据统计,我国半导体领域的技师中,由本校培训的人数占逾13%。”
除了大学以外,科技企业也深入参加微晶片人力资源的培训。具体是,FPT集团一直朝着“越南制造”的晶片生产方向。该集团拥有一支微晶片设计师团队,都是曾在日本、美国等半导体晶片发达国家接受培训的技师。凭借掌握科技,FPT集团可以为每类设备设计单独的电源晶片,并依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有助他们充分发挥产品的功率。FPT集团的目标是到2030年培训1万名半导体员工。
类似情况,CMC集团所属CMC大学也成立了微电子与电信系,培训半导体晶片专业人力资源;开设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专业,同时制定半导体晶片专业培训计划。该大学投建了晶片设计实验室,有助学生与技师接触先进的微晶片设计技术。
本市半导体技术协会执委会委员阮福荣介绍,我国的半导体设计、制造、电子应用领域共有50多家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目前,本市各所大学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微晶片专业人力资源。
投资“迎接”市场
根据市半导体技术协会的考察结果,全球半导体产业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14%,甚至还维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到2030年将达1万亿美元,需要补充近100万名员工。与此同时,从2019年至今,我国每年需要约1000名微晶片设计技师,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微晶片设计中心,跻身世界前5名,拥有约5万名员工。单是本市,从今至2030年就深入培训约4万名与半导体产业相关的技师,即每年约6000名技师。
市国立大学校长武海军副教授、博士表示,市国立大学迄今年均培训约6000名与半导体技术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专业学生。在2023-2030年期间,市国立大学的目标是深入培训微晶片设计,满足越南乃至世界微晶片工业发展的高质素人力资源需求。据此,各所成员大学将培训1800多名微晶片设计技师和500名微晶片设计硕士。市国家大学将制定现代化培训计划,给约1万5000名技师颁发微晶片设计工业与国际证书。
政府总理颁行审批“到2030年及至2050年愿景半导体工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的第1017号《决定》。据此,我国力争至2030年培训起码5万名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力资源以为半导体工业服务,其中培训至少4万2000名技师和学士;起码有7500名研究生及500名博士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与各所大学都对师资和培训物质设施加以投资。国家预计在国家创新中心、河内国立大学、本市国立大学和岘港市投建4个国家级共享半导体实验室;在18所公立大学投资18个达标的半导体实验室等◆
合作培训方式多样化
许多大学迄今建立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曾接受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半导体制造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培训。许多大学自行投资物质设施并与各家跨国公司合作培训微晶片产业的人力资源。
本市技术师范大学的电子电信专业微晶片设计培训计划共有20人,包括3位副教授、4位博士、余下是硕士及数十名讲师。该大学副校长郭青海说:“大学与半导体微晶片领域的公司、集团及顶尖专家合作培训。”
越德大学有7名取得博士学位的讲师,都是微电子系统技术与半导体晶片设计领域的顶尖专家;4位专家是实验室技师。该大学的技术系副主任蔡传大振博士说:“除了现有的资源外,本大学也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培训半导体和微晶片技术。学生可以参加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交换学生计划,进修半导体技术、微电子系统和晶片设计等。”
TUMIKI股份公司经理阮国俊告知:“近期国家、企业家与大学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效果,但也仅满足约3%的人力资源需求。此举提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不仅大学参加培训微晶片产业的人力资源,高等院校也不能置身事外。”
阮国俊经理表示,半导体产业工作分为3大环节:设计、制造和组装封测。2023年前,若干大学讲授部分专业的一些设计内容,但几乎没有培训生产或包装测试。去年约有15所大学将设有半导体微晶片专业,但专注于设计环节。因此,各所高等院校参加培训时,须专注于组装封测环节,理由是我国半导体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