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散播假资讯:不要从同胞的痛苦牟利

灾区居民突然因虚假资讯而受到影响,被利用以取笑、增加浏览次数、点赞次数,甚至利用以牟取善款。

在社交网上热传的图像是不属实的。图像中的人物是YouTuber。
在社交网上热传的图像是不属实的。图像中的人物是YouTuber。

传播假资讯是没有责任感的

最近,玲娥(化名)的脸书账户发布一条为其家人求救的可怜状态内容:“救援组若去蕴傲区域,请给我阿姨一些饼干和饮用水。洪水快要淹没了屋顶,他们两天两夜又饿又渴了,但因位于偏远地区而无法求救。现在,他们身体很虚弱,生病了。”

该资讯随后在社交网平台上迅速传播。多人呼吁各救援组织尽快帮助这个挨饿的家庭。然而,在莲水乡人委会抵达暸解后,确认他们情况正常,过去几天仍能确保自己的粮食问题。他们肯定,完全没有遇上社交网上传播的饥饿、口渴或浸水等情况。发布求救资讯的人获确认是住在另一个村的女甥。

莲水乡人委会主席范文灵表示,在地方政府日以继夜地为洪区灾民辅助的时候,类似的资讯导致防风抗洪工作更加困难。正如他所说,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传播假资讯都是“没有责任感”的。

此前,于2024年9月,3号台风袭击我国,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也带来一场又一场假资讯“台风”,企图从民众的同情中牟利。惊慌失措的丈夫被浸入洪水中,将紧紧抱着儿子的妻子放入浮盆中,致力逃离危险的图像立即在社交网上热传。据图像的说明,这是寓居河江省渭川县玉铃乡的家庭。然而,玉铃乡人委会确认,该图像是不属实的。

虚假的募捐资讯

除了发布未经证实的资讯以增加点赞次数之外,不少歹徒还利用暴风雨、洪涝灾害非法取得善款。一些社交网用户告知,已向呼吁为宣光省灾民捐赠2000件救生衣的人转账了数亿元。在收到善款后,这个人就“不见踪影”。

在数字化时代,资讯迅速传播。但除了有用的资讯外,每天都出现无数的虚假资讯,特别是针对面临困难、天灾者的恶意谣言。因为,关于天灾、疫情受害者的资讯通常容易获得读者的同情,为假资讯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痛苦的图像、故事被利用以取笑,成为增加浏览次数、增加社交网互动或满足好奇心的工具,令人心碎。在紧急情况下,民众容易相信首次接近的资讯,即使这些资讯未经证实。因此,利用别人的痛苦谋取私利或“开玩笑”是残忍的行为。

每一个关于损失的统计数据、每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的背后是未完成的梦想。这些故事被歪曲一事不仅伤害了有关人,而且还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在社交网上的行为负责。在分享任何资讯之前,请仔细考虑,尤其是与敏感、热门、容易引起舆论不安的问题。需尊重他人的隐私,切勿把他们的痛苦变成自己的笑话◆

据市律师团阮吴光日律师告知,若某人的个人图像被剪切、拼贴以引发争议,目的是增加浏览次数、点赞次数或诽谤,则该人完全有权要求违法者停止违法行为。同时,要求道歉、公开改正、要求赔偿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对于在拍摄并在社群网上发布有关台风、洪涝的虚假视频,可受到行政处罚,罚款从1000万至2000万元(根据2022年第14号修订、补充的2020年第15号《议定》第一百零一条)。

克服后果措施:强制删除由违法行为所致的违法、虚假、误导性资讯。

若发布视频、图像造成严重后果,还可以以“侮辱他人”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或以“违法提供或使用电脑网络、电信网络资讯”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最高可判处7 年有期徒刑。

另外,违法者还可能被禁止担任某规定职务或禁止执业从1至5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