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越南农民已能够与那些应用科技、工艺的国家农民比肩而行,其中使用无人机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效益。
从直升机梦想到无人机
4月30日在本市举行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纪念的各阅兵、游行方阵中,农民方阵使用大型无人机模型装饰了一辆花车。在现代农业中,无人机已飞翔在田野上,参加多项生产环节。
1970年代末80年代初,隆安省同塔梅区中的金稻农场驾驶军用直升机在数百、上千亩的农田上播种和施肥。近10年来,无人机最初只是试验性地在一些地方出现,最近经形成了“无人机队”,飞越大片农田的平原区域。4月初,我们抵达隆安省的偏远地区,向80多岁的农民四一询问了种稻情况。他兴奋地说:“现在务农前所未有的轻松,用机器耕地、收割、烘干稻谷等就是多年前的事了。目前,种稻、施肥、喷洒农药等工作都由无人机负责。租用服务很方便,服务费也具有竞争力。多年来,无人机应用被视为辅助全球农民的措施,尤其是在亚洲各国的小规模生产。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多种多样,例如绘制蓝图、检查并监测作物生长、播种、喷洒农药、灌溉监控以及牲畜放养管理、作物检查和监测、播种、喷洒农药、灌溉或家畜放牧等。
根据DJI农业发布的《2023-2024农业无人机产业洞察报告》,农业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充分证明了新兴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变革力量。截至2024年6月底,各类农业无人机达逾30万架,有助处理全球的逾5亿公顷农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放宽相关规定,将农业无人机归类为低风险飞行器,并提供其喷洒农药的使用指南,类似于地面设备的相关规定。
需要国家携手合作
事实证明,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无人机已成功说服了农民,因为它带来了诸多切实的好处。即便在劳动力方面,无人机也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为“离乡背井”的农村适龄劳动者越来越多,前往城市和工业区工作。
MarketsAndMarkets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政府的有利政策、补贴、规定,以及市场参与者加大投资,推动了对数字农业工具(如无人机)的使用,这正成为农业无人机市场发展的驱动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采取措施方面推动创新。我们也进行广泛的教育与培训,帮助农民更了解无人机的功能,以便他们能够适当、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
实际上,目前我国的农业无人机服务还是自发性的、分散的。与此同时,这是具有特殊因素的服务业,需要职能部门紧密控管。不少意见认为要严管农业无人机服务业,这不仅为包括个人在内的服务提供者创造了更稳定、有利的运营条件,同时也确保了飞行安全和农药的使用安全。政府第36号《议定》已规定使用无人机施肥、喷洒农药等。
据此,任何集体或个人想在农业中使用无人机都要遵守许多规定和标准。例如,无人机操作人员须年满18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获权力机关签发飞行操控许可证。由于农业无人机是专用的飞行设备,其操作需要满足比其他类型无人机更高和不同的标准。但现实情况是,飞行许可证和飞行认证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管理上还较为松散。对环境特别危险且对农作物有害的是滥用农药,主要取决于无人机服务业的“剂量和分配”。
世界早已认识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无人机的好处。因此要有适合无人机应用的举措,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开发并优化技术;国家(职能部门)、农民、无人机服务业供应商之间携手和有效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