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我國)總共有54個民族:其中以京族為主體,人數約佔86%強,其餘53個民族當然屬於少數民族。 據悉:少數民族之中,除了華族同胞,若干民族亦遵循祖訓,每年都把春節看作一年間最重要的節日。
京族同胞過年習俗與華族幾乎沒有不同,包括冬至過後灶君升天,又一星期之後的除夕拜祭祖先,以至年初一向親友拜年,然後吃喝玩樂等等……。
華族同胞在越南算是有福,不但在各族人民大家庭之中佔有一席位,而且與京族同胞共處,或通婚也大不乏人,俱各相安無事,還頗受尊重。
如上所述:京族人的風俗習慣既與華族如此偶合,尤其每逢過年過節的方式難分彼此,因之居住各處大城小鎮的京族,華族同胞,都在春節氛圍中樂翻了天。
至於上面說過若干民族雖然也遵循傳統春節,然而人口不算多,他們至今過的春節依然保持歡慶到年初三便結束。
之所以我對若干民族有所瞭解,事緣數年前隨團赴河內出席少數民族大會,碰見幾位代表,真料不到他們還聽懂我說的廣西白話;又有一次,我們搭車趕往諒山,途中見到家家戶戶門口兩旁還貼上春聯,這才知道若干民族跟我們一樣過農曆春節。
許多越僑朋友透露:生活在西方國家,完全沒有過農曆年這個福份,如果年初一不是拜六也非週日,洋老闆說什麼都不會同意你申請休假過農曆年!年初一也須照常上班,還怎麼享受得到春節的樂趣?
當然,對於上了年紀已經賦閒的退休族,喜歡怎樣過年,誰又管得著?然而過年這玩意,獨個兒快樂得起來嗎?
回頭又說:曾有一段時間,不論京族或華族,過年也限於三數天的吃喝玩樂而已。那時候:“Ba ngày Tết ”這句話就充份體現所言不虛!事緣 那年代,人民生活還有諸多困難,處於農業社會步向工業 初期,當然沒有現在比較容易謀生,既是沒錢亂花,還是 打定主意料理莊稼,找生活要緊。
直到千禧年之後,國門開放已經10多年,人們生活逐漸改善,自然而然把春節的歡樂拖得較長,於是城裡有錢人無論開工廠或商店都因員工未回來報到,惟有把擇吉開張的日子押後,因此春節前後休閒十天半月變成理所當然的事。
人們將黃金假期拖長, 其實也有好處,那是鼓勵消費,無形中帶有刺激生產的作用,否則貨物越生產越多,人們都把錢藏起來,經濟還怎麼騰飛?
就是這個道理,教我想明白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想出春節這玩意,原來就是教所有人無論貧窮或富有,在春節期間有機會遊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