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歐洲經歷了數波極端熱浪,多國創下破紀錄的高溫,與此同時,乾旱開始影響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農業領域。受俄烏衝突影響,歐洲糧食供應鏈本就受影響,今年夏日的極端天氣更是加劇了糧食危機。歐盟委員會科學服務機構聯合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預測,由於夏季炎熱乾燥,歐盟穀物玉米、向日葵和大豆的產量將下降8-9%,遠低於5年的平均水平。
有“歐洲糧倉”美譽的羅馬尼亞有近三份之四的玉米產區受到不同程度乾旱的影響。由於乾旱,很多農民棄種玉米而改種了耐旱性更強的葵花籽,這也使得該國玉米產量面臨下滑的風險。根據法國農業諮詢公司Strategie Grains 11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歐盟當前2022-2023作物季的玉米產量預計將降至5540萬噸,創15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比降幅超20%。該機構還預測,2022-2023作物季歐盟整體穀物產量將同比下降8.5%。在盛產稻米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五個地區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乾旱危及水稻種植,農民預計損失30%。
歐洲的特產也遭受衝擊,尤其是南部的橄欖油。全球橄欖油出口大國西班牙的橄欖收成慘澹,未灌溉地區的產量預計會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水平的20%。葡萄酒產業也面臨困境,西班牙和法國的高溫將令葡萄產量將低於往常。
作為歐洲經濟“生命線”的萊茵河,眼下水位已經降低至接近斷航。低水位不僅將影響德國兩大燃煤電廠未來一個月的產量,還將對煤炭、石油等的運輸帶來壓力。目前,萊茵河下游的航運運能已減半,這段水路是從荷蘭鹿特丹港運煤到德國的命脈。
法國作為電力出口國擁有歐洲最多的核發電廠。然而,由於羅納河和加龍河太熱,無法有效冷卻核反應爐,現在該國只有大約一半的核反應爐可用。近日,法國主要電力公司EDF被迫限制核能生產。西班牙是歐洲人均水壩數量最多的國家,8月份其全國水庫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4%,嚴重影響該國的水力發電。同樣,為了保護低水位的水庫,北歐的挪威正準備限制電力出口。
萊茵河、波河、多瑙河……隨著歐洲各國的“母親河”不斷乾涸,乾旱更是開始威脅人們的正常生活。法國7月份的平均降雨量不足1釐米,是1961年3月以來最乾燥的一個月。法國生態轉型部部長8月初到訪該國東南部地區時表示,法國全境超過100個市鎮的管道中已經沒有飲用水,這些市鎮需要靠水罐車進行供水。8月初,西班牙水庫的平均容量僅為40%,遠低於60%的10年平均水平。南部安達盧西亞地區旱情尤其嚴重。那裏的水庫大部分蓄水量僅有25%。荷蘭政府8月3日正式宣佈進入“缺水”狀態,這意味著對水的需求超過通過雨水和河流獲得的水量。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氣象學家彼得‧霍夫曼表示,歐洲乾旱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結果之一,它其實一年四季都在加劇,只是在夏季人們的感受才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