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流感识别与预防

并非所有的头痛、流鼻涕和发烧都是流感。有类似症状,但不是流感。如何辨别容易与流感混淆的疾病?

长者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流感后病情更容易加重。
长者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流感后病情更容易加重。

不少人有发烧、头痛、身体疼痛、咳嗽、流鼻水等,这些症状与流感非常相似,但其实不是季节性流感。

不是流感的疾病

第一:感冒

这种疾病和流感有许多相似的症状:轻微发烧、喉咙痛、流鼻水、鼻塞等。然而,感冒通常不会像流感那样引起高烧和严重的身体疼痛。

第二:细菌性咽喉炎

这种疾病会导致喉咙痛、吞咽困难、干咳或有痰。有时喉咙痛也会引起轻微发烧和头痛,可能与流感混淆。

第三:新冠肺炎

患者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味觉和嗅觉丧失等的症状。一些新冠肺炎患者还会出现类似流感的头痛、肌肉酸痛、疲倦等症状。

所以,应根据症状和病势来辨别。

流感:突然高烧、严重头痛、全身肌肉疼痛、干咳和极度疲劳是流感的典型症状。

感冒:通常有较轻微的症状:轻微发烧、咽痛、流鼻水、鼻塞。

喉咙痛:喉咙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伴随咳嗽,可能还有轻微发烧。

新冠肺炎:除了呼吸道症状外,新冠肺炎还会导致味觉和嗅觉丧失、呼吸困难等。

何时应接种流感疫苗?

据中央热带病医院副经理阮忠级医生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减少感染流感时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其中,长者;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等基础疾病的人;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或器官移植接受者是罹患流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的。因此,这将是应优先接种疫苗的对象。

他告知:“由于流感病毒具有频繁改变抗原的能力,因此制造商必须根据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化趋势来生产适合每年流感季节的疫苗。因此,建议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险群。”

据中央热带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申孟雄医生也表示,高风险族群每年都需要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由于季节性流感具有季节性,所以应该在流感季节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在北方通常是冬春季,在南方通常是全年),以让身体有足够时间产生抗体来预防流感。

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后,身体需要约2至3周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预防流感病毒。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在接种后约2至3周达到高峰,可持续6至12个月,因此每年接种一次即可。

6个月龄至5岁儿童、65岁以上长者、有基础疾病者、孕妇均需接种流感疫苗。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对象包括有疫苗过敏史或发高烧的人。

何时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对象包括如儿童、长者、慢性病患者等的并发症高风险族群。

抗病毒药物不是预防药物,必须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按照医生指定的正确剂量和时间。

为预防流感,需保持身体温暖,尤其是在天气变化时;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在人员密集场所需戴口罩;确保营养和经常运动,以增强抵抗力;限制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常被误认为是感冒

据白梅医院热带病中心主任杜维强副教授表示,感冒是指身体在冷风或冷雨中,导致疲劳,会在几天后自行消失;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导致咳嗽、发烧、鼻塞、打喷嚏、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并可能引起危险并发症,因此需要治疗。

流感常引起高烧(38至40摄氏度)或发冷、头痛、身体疼痛、咳嗽、喉咙痛、流鼻水、长期疲劳,可能伴随恶心(儿童),另外还可能伴随腹痛、呕吐、腹泻,需考虑流感的风险。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低血压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呼吸辅助至少48小时。季节性流感的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取决于年龄、基础疾病、疫苗接种状况和对病毒的自然免疫力。

预防呼吸道疾病5大措施

为预防流行病、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卫生部卫生防疫局劝喻民众不要主观或疏忽,应主动做好5项个人疾病预防措施,包括:

-在医疗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和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

-经常用清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用漱口水漱口和喉咙;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咳嗽或打喷嚏时请摀住口鼻。

-做好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注意身体保暖、锻炼身体以改善身体状况。

-吃熟食、喝开水;确保畜禽屠宰和畜禽产品加工食品安全。

-避免与有咳嗽、发烧、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若出现患病迹象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单位及时就诊、检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