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1984年的馬鴻山,從小就對馳名國內外畫界的姑媽馬若蘭(現居澳洲)仰慕不已,因此他希望自己日後能成為一名水墨畫家。長大後 ,由於也被越南的風土人情深深地打動,所以他決心研習水墨畫,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國內外的朋友從自己的畫作中看到祖國的山青水秀。經過多年的醉心研習,同時得到優秀藝人張路書畫家的循循善誘,他對水墨畫的描繪有了很大的進步,2017年馬鴻山成為市華人美術具樂部的一員。
成為該俱樂部會員後,馬鴻山更加積極創作,一方面向畫壇的前輩請教,一方面不斷自修,把生活中人與物收入畫中,以此提高畫藝。此外,他還經常參與各地展覽和寫生采風等活動來尋找創作靈感。多年來,馬鴻山創作了許多作品,其中《大叻龐卡爾瀑布》獲應邀參加2017年市美術展覽和收錄到《彩墨情緣》畫集中。
在今年的華人美術展覽中,馬鴻山的《金甌五根》和《禪悟》兩幅個人作品和《海角漁影》、《青山飛瀑》2幅集體創作得以上架。提起《金甌五根》這幅畫作,馬畫家告知,畫中使用強大而果斷的中鋒筆法來繪畫房子帶來硬朗的感覺,而五根縣的雨天則帶來柔和舒適的感覺。馬鴻山還告知,如果細心觀察畫作,會發現沿海地區的一個特徵,那就是坊柱上長滿扇貝。雖然這是一個細節,但畫家卻表露無遺。
與此同時,為了讓這幅畫作更具生命力,他還在畫作中添加兩艘“情投意合”的船隻,以及一名身穿鮮艷顏色衣服的姑娘在幹活。至於《禪悟》,雖然畫中只畫了一位禪師,但可以說是他苦心畫畫以來最為滿意的一幅作品。馬鴻山告知,由於認識了幾位禪師,他在下筆創作此畫 時也相當“得心應手”。記者仔細觀察,畫中的禪師無論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給人帶來一種“靜”的感覺,而以舞動的竹葉為背景以及被風吹到一邊的鬍鬚造型卻道出了畫中會“動”的一面。
《禪悟》巧妙地把“陰陽”與“動靜”帶進畫作中,令這幅作品產生別具一格的藝術意義。對於能與名畫家張路、張家俊合作的《海角漁影》、《青山飛瀑》,他感到十分自豪。從這兩幅前輩與新秀合作的作品中,除了看到名畫家對後輩提攜與照顧外,還展現了馬鴻山這名後學的畫風無論在繪畫思路抑或藝術造諧已經更上一層樓了。
馬鴻山由於對水墨畫“情有獨鍾”,他還用心專研毛筆,他使用羊毛、牛尾毛自製了許多獨特的毛筆。提起毛筆,馬鴻山還向筆者提起一段有趣的故事。和妻子在度蜜月時,他無意中發現一種植物的樹枝十分適合製造毛筆。儘管正在度蜜月,但他的妻子黎氏燕黃(第五郡長衫小姐)並不因為丈夫忽略了自己而有所生氣,反而十分支持馬鴻山追求興趣和夢想。在這次“巧遇”後,他就創出了名為“海岸龍”的毛筆。值得一提的是,優秀藝人張路書畫家試用“海岸龍”後也十分讚賞,並向馬鴻山訂製 一枝。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展,具有華人文化特色的水墨畫的活動空間如今也越來越小。然而,為保存與發揚華人該門傳統藝術而不遺餘力的馬鴻山堅信,憑著自己的興趣與不懈的努力,他將會創作出更多富有的作品,尤其是別具一格的以越南風土人情為主體的畫作,以不辜負諸位資深畫家一直以來的熱情指導和家人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