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二级地方政府组织工作遇到不少困难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 3月略有上浮

据外电报导,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5日发佈报告显示,受植物油、乳製品与肉类国际报价上涨的影响,国际食品价格指数3月上涨1.1%。与此同时,全球谷物产量预测向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是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的尺度。今年3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18.3点,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下跌7.7%。

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的不安全食品会导致200多种疾病。(图:WHO)
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的不安全食品会导致200多种疾病。(图:WHO)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3月领涨,环比涨幅达8%,创一年以来的高点,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报价均上行。其中,国际棕榈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主产国出现季节性产量下降,而东南亚的国内需求强劲。世界大豆油价格从多年低点反弹,主要受到生物燃料部门强劲需求支撑,特别是美国和巴西的需求。受乳酪价格与黄油价格涨幅的推动,粮农组织乳製品价格指数3月环比上涨2.9%,连续6个月上行。肉类价格指数3月环比上涨1.7%,禽肉、猪肉与牛肉的国际价格上涨。

  相比之下,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3月环比下跌2.6%,与2023年同期相比跌幅达20%。全球小麦出口价格对本指数走弱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激烈的出口竞争仍在持续,而中国取消了部分小麦采购。玉米出口价格环比小幅上涨,部分可归因于乌克兰面临的物流困境。此外,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本月下降1.7%,主要反映出全球进口需求低迷。

  粮农组织还调整了对2024年全球小麦产量的预测至7.96亿吨,较2023年有1.0%的涨幅。2024年北半球国家的粗粮作物播种即将啟动,而赤道以南的早播作物已经收穫。阿根廷的产量预计将高于2023年受乾旱影响的收成水平,而巴西和南部非洲预计今年的产量将有所下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