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處都是執行任務
1979年,為響應國家主席的總動員號召,我們年輕一代離開學校,踴躍參與捍衛祖國或到柬埔寨履行幫助鄰國的國際義務。
確定無論到任何地方都是執行任務的順海(以前是順海省,現是寧順省和平順省)志願營,共400多名幹部、戰士到柬埔寨執行任務,10年後就完成,並帶著戰功返回祖國,獲得黨和國際記取。但其中不少同志、同隊永回不了國或帶著滿身戰跡回國。
我榮幸是順海志願營的成員。那天的啟程氣勢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並成為信心和迎難而上的動力,促進我們完成在鄰國某個地方犧牲的同隊尚未完成的任務。多年來,其中多人在回國後已努力成為各地方機關、部門、黨、團體的骨幹幹部。
回國後已在多個單位工作、快要滿40年黨齡、已32年擔任黨工作、在許多任期獲分工負責青年工作的我一直認為,今天的年輕一代仍傳承昔日的豪氣,繼續投身於志願工作以建設與捍衛祖國,為革新事業建立許多成績,有助促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事業。在那個過程中,儘管國家沒有了戰爭,但也出現很多捨己忘我的榜樣。我黨、國家一向重視後備隊的突擊角色,並將其視為黨的強大力量。90年來在共青團旗幟上仍存在令年輕一代驕傲的象徵。但要坦率地指出,共青團運動和青年工作實際上仍存在不足之處。仍有一些地方不關注成立共青團組織或一些地方儘管成立,但流於形式,尤其是在企業領域。這體現於每年有數百家企業成立,吸引上萬名年輕勞工參加生產經營活動,但成立及真正有效地運作的基層黨、共青團單位數量卻寥寥無幾。因此,年輕一代是否正缺乏挑戰、鍛煉及成長的環境?
3大不足之處
在另一角度而言,對於已成立基層共青團組織的企業,也沒有得到關心創造順利條件、環境以讓青年參加活動,從而發揮自己的優勢。例如,每逢開會或組織活動,都在下班之後進行。企業的唯一要求是勞工上班時須全力投身於生產活動,這意味著企業尚未充份發揮年輕力量-青年力量的特有優勢。
在機制方面,可以明顯地看到:第一,國家允許企業每年向黨、工會組織提供經費以維持活動,但對於共青團則沒有這樣規定。由此,每次舉辦活動時,共青團組織(若已成立)必須“向企業家申請”。所以在機制方面,共青團顯然未獲得適當的關心。在市場機制中,所有活動,包括突擊運動,或多或少都需要經費。第二,黨的活動在《憲法》中有明確規定;工會就有《工會法》和《勞動法》,但共青團卻未有足夠的法理依據以必須在企業成立和運作。第三,共青團由於按規定不必成立,所以在對企業評價時,有或沒有共青團,以及共青團活動與青年運動如何並不是影響因素。
我本身很希望在未來期間,應加強為青年教育理想、革命道德、文化生活方式和公民意識的工作。創造機會和有利環境,讓青年學習提高文化水平、專業業務和政治理論。建立文化機關,創造健康和順利的環境,讓年輕人鍛煉提高體質和文化、精神生活等◆
年輕化勞工隊伍
制定發展計劃和發揮青年力量中人才就是年輕化勞工隊伍,這是實現革新和工業化、現代化事業的必要條件。為此,需加強革新人事組織工作,大膽安排年輕幹部在機關、組織、企業的各運作領域工作。建設共青團組織日益強大;在學習、工作及鍛煉革命道德品質中發揮共青團團員、青年的責任精神,從而培養新因素,為接納越南共產黨黨員工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