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文《西貢解放日報》,這份報紙跟我們家也很有緣。上個世紀80年代,我的大姐是本報的文友海章,文章常見於報端。每次她的文章見報,家裏人都高興地圍著報紙看,因此我很早就有閱讀華文《西貢解放日報》的習慣。
記得,1999年在食品公司當文員的我,偶然看到本報的人事招聘啟事。一開始我還有點猶豫,深怕自己的程度不能勝任。直到報社刊登了應徵名冊和通知考試時間時,我才遞交簡歷。所以,可以說我是最後一名報考者。考試分為筆試與面試,大概有30多人參加。面試時的評委有副總編輯陸進義以及兩位編輯陳金紅、施方。
那時候,陸進義副總編輯還問了一句:“如果派你去報導一個交通事故的消息,現場血流一地你敢去嗎?”我聽了一愣,然後回答:“我對這些血淋淋的場面雖然有點害怕,不過如果是工作我會去。”考試後隔了很長時間都杳無音訊,我還以為自己落選了。大概過了3、4個月,才收到報社的錄取通知,我們一共有10人被錄取。當時我被分工當翻譯。現在想起,當小翻譯的時候工作是最輕鬆的,每天翻譯一兩千字至三四千字就可以下班。
當翻譯過程也正是知識、經驗積累的最好階段。至於執行編輯的崗位,是負責時事版(第一版)的選稿、改稿、排版等工作,每天必須完成一定工作量,工作繁重、時間緊湊、精神壓力可想而知。有時候因為沒有好的素材,找不到消息而著急;經常要在晚上等稿件,尤其是讀者愛看的足球消息。記得有一次,下班回家準備入睡才突然想起好像有條標題的一個錯別字還沒修改,可是已過了審閱時間無法更改。結果,那晚一夜難眠,翻來覆去等待天亮起床,然後趕忙去買報紙看是否有出錯。因為工作關係,曾經有段時間長期失眠,睡眠品質很差。編輯是默默無聞的新聞工作者,他的名字很少出現在報端。報紙出錯,編輯第一個會被讀者指責。
排版時,因為圖片大小、稿件排放位置先後也被記者或採訪單位、人物責怪是分別對待,辦事不公……,其中的苦澀只有當事人才清楚。當了執行編輯後,值班時神經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如履薄冰。真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編輯們每天都在字斟句酌,努力提高稿件的品質,精心挑選讀者喜愛和關注的即時新聞。每晚看完大樣下班,想到明天又可以把報紙送到讀者手上,我們都會有點成就感。能為傳承華人同胞文化盡自己一份綿力,心中油然生起一些幸福與快樂。所以,親愛的讀者們,請不要捨棄越南唯一的中文報,報社的發展、報紙品質的提高都離不開大家的支持、關心與厚愛。如今,本報在人才緊缺、新媒體衝擊的艱難背景下比任何時候更需要親愛讀者們的寶貴意見,歡迎多多批評指教,讓本報成功轉型、順應潮流的發展,越辦越好。
回顧20年漫長新聞工作者的生涯,有喜有悲,有苦有樂。這份職業讓我認識了多位好同事、摯友,我與你們一起共事一起成長。也因為工作的關係,讓我結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我對報社一直懷著深深感恩之心,也特別要感謝報社歷代領導多年來對我的厚愛與信任,創造機會讓我走到今天。
謝謝您──華文《西貢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