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巴西各大经济集团领导 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题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重构南部东区发展空间 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逾15%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意民心的深度契合 新城市 新愿景 本市与中国广州市加强全面合作关系

避免被劳动市场淘汰的风险

如今,数字技能不再是辅助优势,而成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生存关键。

避免被劳动市场淘汰的风险

专家们表示,熟练掌握数字工具不仅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还能帮助他们适应市场的变化。反之,则意味着有落后的风险。

为了更深入了解数字技能的重要性,记者采访了百科教育科技集团总经理黄国胜(见图)。该集团目前正在为全国数十万名员工和教师开展数字技能培训。

记者(●):在您看来,数字技能扮演什么角色?目前哪些数字技能正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黄国胜总经理(▲):数字技能正是劳动者进入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入场券”。目前,企业关注的一些数字技能包括:熟练使用办公室软件(如Word、Excel、谷歌Workspace),视讯会议软件(如Zoom、Microsoft Teams),资料分析与视觉化(如Power BI、Tableau),数字行销(如SEO、谷歌/脸书广告、社交网),尤其是将人工智能(AI)工具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如ChatGPT、Canva AI等)。此外,资讯安全和个人资料保护能力也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技能。

招聘现实表明,企业更倾向于优先录用专业能力强和能熟练使用科技工具,又具备自学能力并能快速掌握新技术的应聘者。在劳动力市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这是重要的竞争优势。

(●)缺乏数字技能是否已成为许多劳动者、尤其是年轻人,难以获得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一大障碍?

(▲)没错。缺乏数字技能确实已成为许多年轻劳动者进入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加速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模式转型的背景下。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那些跟不上趋势的人在招聘过程中很容易被“淘汰”,尤其是在那些高度应用科技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经济环境下,高质量的就业岗位通常要求跨学科配合能力、数字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而数字技能正是开启这些能力的“钥匙”。缺乏数字技能不仅会降低就业机会,还使视野收窄并限制年轻人的创造力。因此,我认为提高数字技能须被视为紧迫的优先事项。此举不仅是劳动者的责任,也是学校、企业及政府管理机关的战略问题,若想培养具有高竞争力的人才资源。

(●)您认为,当前的教育与职技培训系统是否已跟上数字技能的发展趋势?为了更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要改变什么?

(▲)根据评估,教育与职技培训系统在获取数字技能方面有了积极的进展。然而,要说完全跟上市场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许多教育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然举步维艰,基础设施、培训计划和师资队伍缺乏同步协调。与此同时,市场上的技术变化非常迅速,今天的需求可能几个月后就会过时。

从在成千上万所学校中实施数字化转型和AI平台的实践来看,我们发现有3大亟需改进的问题。第一、按照数字化、实践性的方向更新培训课程。具体是,教材要将使用数字平台、数据和AI等技能融入所有学科。学生要从在校期间就开始实行并接触数字化环境。

第二、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能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转型的引导者。如果缺乏数字技能和AI能力,激发和指引学生的工作将受到不少限制。

最后,要与企业紧密连接。须建设培训-技术-就业的生态系统,其中企业应参加编制课程、辅助数字教材,并派遣专家授课,以帮助学生随时满足实际需求。

(●)您对劳动者、尤其是普通员工提出什么劝喻,让他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被落下?

(▲)我想给劳动者、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第一个劝喻是别害怕技术。数字化转型听起来似乎遥远,但实际上是从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事情开始,如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熟悉基本应用程式、会注册线上服务、参加网上的免费技能课程等。

此外,要主动学习。通过YouTube、线上学习应用或社区培训课程等,充实知识从未如此容易。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改变自己。我想强调的是,数字技能并不是年轻人或科技工作者的特权。只要有决心,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并从小步骤开始◆

“破解瓶颈”

黄国胜总经理强调,要有效地培训数字技能,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对教育有深入理解,并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灵活应对。

此外,黄国胜总经理还介绍,通过提供技术措施、培训软件、数字化学习资源、集成AI的课程及VR/AR实验室等,百科教育科技集团陪伴学校和企业以破解数字化转型中的瓶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