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战略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IDS) 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须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吸引国际投资资金。其中,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和科技独角兽公司在创业生态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将成为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排名,本市迄今在全球121个金融中心中排名第105位,与纽约、伦敦、中国香港或新加坡等领先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这一现实表明,本市地位虽不高,但只要及时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在近日举行有关本市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企业对话会上,市社经模拟与预测中心主任阮竹云表示,该提案将分为3大阶段,包括第一阶段(2025年-2030年),打造国家金融市场基础;第二阶段(2031年-2035年),发展成为本地区金融中心;第三阶段(2035年后),成为国际与全球金融市场。
经济专家们认为,在上述几个阶段中,第一阶段要专注于利用国内现有资源,建构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础。IDS建议,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与科技独角兽公司,在创业生态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并将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实际上,制定这样循序渐进的发展路线图是恰当的。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胡国俊副教授、博士介绍,越南立志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并非遥不可及,相较于目前本市被列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国际化因素并不算过于高远。
然而,本市欲想从目前的位置迈入前15名(被列为“全球领先中心”或“全球综合中心”),必须超越其他50多个国际中心,其中有东南亚地区的曼谷、雅加达和吉隆坡等。
胡国俊副教授、博士说:“因此,如果我们在短短几年内把目标定在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领先中心,就容易因仓促行事和设定错误目标而导致失误。”
政府总理经济咨询小组原组长阮德坚博士告知,FPT、MoMo、VNG或VinAI等大集团不仅支持创业生态体系,而且还为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创造辅助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做出贡献。
阮德坚博士列举了以亚马逊为引领的西雅图云计算生态体系模式,这里汇聚了谷歌、脸书等众多全球科技公司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公司。“目前,越南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约有3800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透过升级金融体系来吸引国际投资资金。”阮德坚博士建议。
为企业扫除“障碍”
目前,越南科技企业发展的大障碍之一是首次公开募股(IPO)规定。根据《证券法》第15条规定,申请上市的业必须连续两年盈利且无累积亏损。
此举造成了大压力,因为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在早期阶段往往会亏损,因为研发成本非常高。IDS院长陈文博士表示,具有技术潜力的初创公司往往难以满足短期获利要求。
市社经发展院院长张明辉宇强调,现行规定不仅阻碍了这些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还降低了市场对国际投资商的吸引力。张明辉宇院长也指出,如果资金转移关税与行政手续过于繁琐,投资商将缺乏动力,无论是投资数十亿美元还是数百万美元,从而减缓股市的发展。
许多大国已经采取大胆举措,放宽IPO条件,以辅助科技企业。在美国,亚马逊、优步、脸书等大企业在上市初期就不受获利要求的约束,从而快速筹集资金并加速发展规模。类似情况,中国与印度等亚洲国家也放宽了利润要求,为创新科技公司获取急需的资金铺平了道路。
天越证券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裴成忠介绍,上述机制有助于初创公司展示潜力、创造可持续营业额并吸引投资资金。越南科技企业将提高竞争力,扩展到地区层面,并有望尽快赶上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领先品牌。
在此基础上,IDS提出了“IPO 沙盒”机制。根据此机制,科技公司将被允许透过IPO和上市筹集资金,无论是否累积亏损或尚未取得大利润。这被视为在有限范围内进行的改革试验方式,有助于在推向整个市场之前降低风险。
IDS提议,IPO沙盒可从2026年开始在本市与岘港市国际金融中心开展,以符合关于科技和创新发展目标的第57号《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