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巴西各大经济集团领导 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题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重构南部东区发展空间 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逾15%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意民心的深度契合 新城市 新愿景 本市与中国广州市加强全面合作关系

Z世代在社会外向但在家庭内向

许多Z世代在社会环境中非常活泼,但回到家后就封闭自己,甚至对家人发脾气。

Z世代在社会外向但在家庭内向

Z世代趋势……二合一

市人文与社科大学的学生陈清翠被朋友评价为一个开朗活泼、充满正能量的人。她透露,此前,她话不多,甚至还内向腼腆。到本市就读大学后,她渐渐变得更外向了。

“有个朋友曾对我说,如果一直保持难以亲近的性格,就很难融入新环境。经历了一些碰撞后,我意识到如果一直沉默寡言是不行的。现在的我变得更活泼、更开朗了。”她又说。

然而,她回到家后依然沉默寡言、内敛,不喜欢分享个人的事情。她说:“一方面因我很累,另一方面是回到家后就不用再‘强装坚强’了。我觉得内向才是真正的自己。”

她的冷淡让家人感到担忧。有一次,爸爸问她:“为何你什么都不跟爸妈说呢?”她只是尴尬地笑了笑,什么都不回答。“我的生活也有不少烦乱,只是我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才能让爸妈理解。”她说。

由于离家在外,她与家人的联系大多只靠电话。她很少向父母倾诉,因为不知道从何说起。此外,她也不想父母担心,只好选择把不开心的事情藏起来。有时候,她觉得父母和自己的世界越来越有距离了。“无论如何,我很感激及感恩,因为家人始终在背后支持我,即使他们并不完全理解我在做什么。”她坦言。

前江省米市高中学校十年级KA3班的阮维安透露,他也很少与家人吐露心事及交谈。有一次,他因为回家太晚被妈妈责骂。他努力解释说自己只是留在学校和同学一起排练文艺节目,但妈妈并不相信。这场误会在母子之间造成了隔阂。他承认,在外面他是个充满活力、热情活泼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一回到家就变得沉默寡言,容易对爸妈发脾气。每次这样他都觉得很内疚,可惜一直改变不了。

怎样去协调矛盾?

河内师范大学二校的讲师吴氏庄博士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她说:“许多年轻人的‘外向’和‘内向’表现相当灵活。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得开朗、善于交际、友善、包容,但对家人却不耐烦和容易发脾气。原因可以从心理、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趋势及科技影响等角度来解释。社会及自己的期望、压力使人们要向不同对象改变行为。Z世代通常努力在社交环境中且对朋友、教师和同事展现最好的自己,‘强装坚强’以求生存和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吴博士认为,这种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促使年轻人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同时,也帮助他们释放负面情绪,避免情绪积压、抑制和压力。从消极方面来看,当然会影响家庭的和睦与关系。此外,你也可能会被认为不够诚实、虚伪。

针对这个问题,吴博士认为,家庭仍是最重要的因素。每种关系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优势来解决问题。然而,家庭的血缘关系和深厚感情是对年轻人心理影响最强烈的因素。她建议年轻人应该学会敞开心扉,愿意花时间和父母坐下来好好谈谈。对于希望更了解孩子的家长,父母要减少对孩子的压力和期望。“父母要先改变自己,即使孩子已经长大了,也要与孩子亲近并花更多时间陪伴他们。”她劝告。

对于社区和社会,她认为要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文化行为准则,不歧视、不偏见、没有不平等;鼓励责任感及尊重多元化以共同发展。吴博士强调:“最重要的是Z世代本身,要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想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从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