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前當我還在堤岸某英文中學就讀時,由於班上有些課外活動受到了外界的關注,從而吸引了某報刊記者前來採訪、拍照。當時目睹該名記者那活潑的舉止及靈敏的說話技巧,我莫明其妙地竟萌生了“將來畢業後也要當記者”的意念。但可惜是,年少的我屬性格內向型且害羞,完全不是當記者的材料,所以我覺得,那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解放後初期,對於身無一技之長的我,要找工作談何容易。為了生計,我只好當上華、英語家庭補習老師,也可勉強餬口。由於從年幼時便愛讀報紙和看小說,從1979年起,我便開始向華文《西貢解放日報》投稿,更以“浪花”為筆名,希望能在我平淡的生活裡,可濺起一點點的浪花,同時也可作為我繼續向前衝的推動力。直至1984年4月,在報社原副主編陸進義老師的推薦下,我加入了報社這個大家庭當上了記者。
在上班的首日,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對這份“夢寐以求”的職業竟然能夠實現?當然,在未經過專業培訓的環境下工作,我所遇到的困難比其他經驗豐富的同業多,幸好當時我獲得眾多領導與同業的悉心指導、輔助,再加上我曾為報社當過地方通訊員時所累積的點點經驗與堅持,我都能完成每項採訪工作。
當了記者後,我才發現並非如想像中那麼簡單的一份工作,首先是要吃得苦。每天,我騎著自行車四處找資料,每天要騎十多二十公里路,記得為了索取一份經濟綜合報告,我連續3天於下午1時多騎自行車到市郊某個郡的經濟科與該科領導見面(當時完全未有手機、電腦);我也曾深入若干省份以採訪青年突擊隊建設新經濟區事業的活動,與隊員們涉水穿林,同吃甘薯、野菜、小麥充饑,同在幾塊木片上共眠;為報導外商來越投資情況,我多次前往林同、平陽、同奈等省的偏遠地區去瞭解其各項活動,其中有困難和順境,同時也經常報導本市華人業者的刻苦產銷精神與心血……當記者的第二條件是堅持和有耐性,但卻不能“守株待免”,處處要“主動出擊”;第三是要具敏銳的觸覺,雖然只採訪一件事情,但卻須從多方面角度來看問題和思考,須懂得“察言觀色”,若發現受訪者對問題的回答有所迴避時,就要馬上“聲東擊西”以轉換話題來獲取所需資料。很多時候,如果能細心揣測,我們會從一個題材中再發掘出更多的其他題材。
今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電子科技迅猛發展,記者們在工作時已使用摩托車來取代了自行車,可節省不少時間,同時,只要手機在手便可與天下聯繫,不少資料也是從互聯網上取得,即使晚上亦可在家輕鬆地寫稿而不須趕回報社,然後以電郵傳到編輯部……這些都是那個年代當記者的我們所沒有的先進設施!
隨著歲月的流逝,同時也是為了“長江後浪推前浪”,近10年來,我獲報社領導分工負責編輯工作。雖然不用再在街上冒著日曬、頂住雨淋,但我仍懷念那份充滿著苦與樂的採訪工作,不忘那種每天都有機會接觸新事物、每日都是面臨一個新的挑戰的日子。35年,正是一步一腳印,即使快將至退休年齡,但我肯定,我心中對從事新聞工作這團火仍未熄滅,我會保持那“高溫”繼續與報社同業們並肩攜手提升辦報質量,更要將這團火承傳下去且永不言休◆